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和平協議需要大智慧大手筆大心胸

http://www.CRNTT.com   2009-03-31 00:25:03  


 
    會談身份需要設計

  議訂和平協議是政治談判。開始政治談判須先明確談判人和簽署人身份,此乃常識。過去,兩岸為事務性協商設計了可行的模式。現在,兩岸為將要開啟的政治談判身份進行設計已是繞不過的門檻。

  由海協與海基會來會談顯然不合適。這兩個機構是官方授權的民間組織,可以互談事務性議題,而無法互談政治性議題。和平協議是事關兩岸關係前途發展的高度政治議題和重大歷史文獻,理應由兩岸當局及層峰人士簽署。海協與海基會層級和權威性不夠。

  共產黨與國民黨談顯然也不合適。今天台灣的政治生態同二十年前相比,已發生很大變化。國民黨雖是執政黨,但已不能“以黨領政”。國民黨要面對兩岸問題,但兩岸事務已不能作為黨務處理。簡言之,和平協議必須是兩岸最高當局之間的法律性文件,而不能僅是兩個政黨之間的文件。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談顯然更不合適。這等於承認和支持了“兩國論”、“一邊一國論”。此外,“中華民國”問題是一個比和平協議還要複雜和難解決的問題,如果堅持必須“中華民國”出來談,那麼就得先談“中華民國”的問題。難易倒置,最後的結局只能是甚麼也談不成。

  政治談判的身份是個問題!此問題現實中已經在考問雙方的智慧了。

  2008年5月,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團隊訪大陸。因在大陸不方便稱“馬英九總統”,而說了一句“馬英九先生”,立刻在台灣掀起軒然大波。

  同年11月,海協陳雲林會長率團訪台,在會見賴幸媛和馬英九時,也因不方便稱其台灣頭銜,只能用“你”、“您”稱呼。大陸媒體則使用統一稱謂:陳雲林會見的是“台灣大陸事務部門負責人”和“台灣當局領導人”。

  馬、陳會之前,“雙方將如何稱謂對方”曾是台灣媒體猜測、關注的焦點。最終,雙方用各自理解、堪稱機敏的方式應對過去。但認真而論,此事只能作為個案來看,而難以作為慣例延用。因為,大陸代表可以拜會“台灣當局領導人”,而不方便拜會“中華民國總統”。這兩個身份之間,有嚴格的政治分界。在大陸代表面前,刻意強調“總統”身份,並不符合對兩岸關係作出的定位。此事換位處置亦然。大陸最高領導人在北京會見台灣代表,身份是黨的總書記,而不是“國家主席”。如若也刻意強調“國家主席”身份,在台灣豈不又要吵翻天?台灣友人可能會說:“馬總統”已經退無可退,如果大陸方面還要堅持較真,只有不見!當然了,馬、陳會如真的為此破局,那豈不是歷史遺憾?我只是想說明,身份問題確實是個重大而棘手的難題。

  一次代表拜會,尚且為身份問題而煞費苦心。那麼,面對和平協議相向而坐的雙方究竟是何身份,簽署人是何頭銜,解決起來肯定不會輕鬆,更要費一番周章。

  筆者智窮,給不出圓滿答案來。我只能直白地提出問題。而解決問題,需要進行政治設計。只要雙方有誠意,以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一定可以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使和平協定偉大工程最終順利剪綵和落幕。胡錦濤已經提出:“為有利於兩岸協商談判、對彼此往來作出安排,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

  兩岸學界、智庫諸多賢能之士已經注意到了政治談判的身份問題,進行了有益的研討。台灣和海外多位朋友試探性提出:可否各自設立一個能夠代表行政當局的機構,如,“台灣海峽兩岸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北京)”、“台灣海峽兩岸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台北)”,並由雙方最高行政領導人出任各自委員會的主席。這樣,談判人是雙方委員會派出的代表,簽署者為雙方主席。學者們認為,如此設計,解決了談判身份問題,也可使兩岸交往中諸多難題迎刃而解。例如,大陸人士到台灣拜會領導人,避免了稱呼的尷尬。反之亦然,台灣代表到大陸,也不必再為身份和稱謂絞盡腦汁。

  身份與定位緊密關聯。兩岸關係既為一個中國內部的關係,就理應為這種關係定位設計出相應的身份,雙方才能正常進行政治性接觸、協商、談判。學界朋友們的身份設計是否可行不妨再研議,他們的貢獻主要在提出了問題,並進行了前瞻性思考,為成熟穩妥的方案出台作了鋪墊。這完全符合胡錦濤總書記所宣導的“彙集兩岸專家學者智慧與經驗,集思廣益,研討兩岸關係發展的各項政策性建議”之精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