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悲劇英雄布朗

http://www.CRNTT.com   2010-05-17 11:02:41  


戈登.布朗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訊/“如果此刻布朗有什麼心有不甘,肯定是接棒布萊爾後,沒有贏過哪怕一場大選。這對布朗而言,無疑是一場政治悲劇。”

  隨著布朗走出唐寧街10號,新工黨的13年執政終於落下帷幕。和布萊爾一道親手開創“新工黨”的一番天地,連續三次在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然後又親眼看著保守黨卷土重來、反撲成功,最後還是自己親手關上唐寧街10號的大門,布朗此刻的心情一定相當複雜。

  想當年,一蹶不振的工黨冒起兩大青年才俊,穩重睿智的布朗和親切健談的布萊爾,兩人都是出將入相之才。布朗是布萊爾的伯樂,曾在後者初出道時給予過不少的提點,他曾如此說過:“布萊爾終有一日會成為首相,當然,在我之後”。後來的發展,實在不啻是一個很大的諷刺。

  要回顧這段歷史,應該先把時光倒流16年,回到1994年時任工黨黨魁史密斯心臟病發辭世之際。當時保守黨已經執政了15年,所有人都知道下一次大選贏的一定是工黨,所以誰接替史密斯的黨魁一職,就幾乎必然是下一任首相,而有實力和聲望角逐這一位置的,只有兩個人,那便是布朗與布萊爾。

  相比較而言,形象更為清新,更懂得與媒體打交道的布萊爾略勝一籌,但按資歷及輩份論,又應該先輪到年紀稍大的布朗。《觀察家報》的編輯及專欄作家朗士利曾著書寫過這段歷史,據講當時兩人在一個餐廳里進行了一場秘密談判,結果是布朗大方地讓出位置予布萊爾,投桃報李,布萊爾則為布朗承諾了兩件事,一是讓他任財相,掌控國家的財政大權,二是到“適當時候”讓布朗繼任首相一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