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克格勃變遷史

http://www.CRNTT.com   2010-07-20 10:43:14  


1990年,克格勃前身“契卡”的創始人捷爾任斯基的雕像伫立在克格勃總部大樓前。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訊/回顧克格勃的歷史,你就會發現,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是克格勃精神在21世紀的繼承和延續……從昔日的內外安全二合一到現在的對內對外職能分離,俄羅斯間諜機構走過的是一條從權力膨脹到消解的不平常之路。廣東《南都周刊》最新一期刊載文章“克格勃變遷史”指出,俄羅斯間諜新舊時代的分割點或許就是普京辭去克格勃職務的時刻。內容如下:

  查普曼等俄羅斯間諜的被捕把現代版克格勃——俄羅斯對外情報局推至風口浪尖。通常意義上說,這些在紐約被逮捕的間諜被看做是“探子”特工,意思是說其秘密活動並不受外交保護。與普京、梅德韋傑夫低調處理此事相比,俄羅斯民眾卻熱情高漲,極力聲援這些被捕的“探子”特工。
 
  在前蘇聯間諜圈子的傳統裡,很少有人能比“探子”特工贏得更多的尊敬。在人們眼中,他們擁有國際象棋大師的智能和宇航員的堅韌……即便在今天,SVR官方網站上仍將蘇聯時代的“探子”特工按照名字第一個字母的排序,挨個列出,視為國家英雄,接受人們瞻仰。而秘密特工斯季爾利茨滲入納粹頭子希特勒核心集團的傳奇故事,更是搬上了電視熒屏,深入民心。連普京也說,斯季爾利茨的形象幫助塑造了整個一代的蘇聯青年。
 
  蘇聯解體時,曾經橫行俄羅斯的克格勃被大卸八塊,其往日的跋扈被一並收斂。《紐約時報》認為,這次美國抓捕俄羅斯特工事件足以證明: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的“探子”特工網絡不僅存活了下來,而且甚至可能還進一步發展壯大了,他們的任務也可以通過更加直接的方式完成。回顧克格勃走過的74年歷史以及現在的SVR,從昔日的內外安全二合一到現在的對內對外職能分離,俄羅斯間諜機構走過的是一條從權力膨脹到消解的不平常之路。
 
被推倒的塑像
 
  “十月革命”成功後,列寧要求菲利克斯•捷爾任斯基創辦一個可以“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鬥爭的機構”。一個半月之後,“全俄肅反委員會”成立,簡稱“契卡”。捷爾任斯基將其肩負的任務概括為:在全國範圍內消滅和制止反革命和怠工行為,將其積極分子交由法庭處理,同時還進行前期偵查和預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