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戰前伊拉克:薩達姆的偽強國

http://www.CRNTT.com   2011-01-17 10:03:39  


  中評社北京1月17日訊/20年前的1月17日,海灣戰爭爆發,美軍成功將伊拉克軍隊逐出科威特。海灣戰爭是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局部戰爭,也是信息化戰爭的開端。20年後再回眸,我們將從伊拉克戰前的社會形態、美伊戰前準備、空中力量作用、蘇式武器潰敗等4個角度分析這場真強國與偽強國的較量。

  ——海灣戰爭前的伊拉克,依靠著豐富的石油資源,表面上看起來國家強大,經濟數據華麗,但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群政治經濟地位不平等。在看似穩定的國內政局背後,依靠的是薩達姆的鐵血獨裁政策,他將更多的精力和金錢維護其獨裁統治、以及擴張軍備上。這種虛假的繁榮在隨之而來的海灣戰爭中,被暴露無遺:僅僅依靠國有石油經濟和強大軍隊並不能完全贏得一場國家間的較量。真強國與偽強國的區別在戰火下體現得更加充分。
 
拳頭帶來的穩定  

  薩達姆堅信“如果你恐嚇人,你就能控制他們,而且他會欽佩你,並設法投靠你。”血腥的“清洗”和殘酷整肅一直伴隨著薩達姆的執政生涯,以至於11445638名選民因恐懼薩達姆報復而全部投出贊成票,創造了世界選舉史上的奇跡。 
 
  “革命面臨的任務永遠是暴力和對抗”:上台伊始就以間諜罪清洗近500名高官 

   靠血腥和暴力上台的薩達姆堅信“革命者面臨的任務永遠是‘暴力和對抗’。1979年,薩達姆接受貝克爾“禪讓”伊始就發動了一次大清洗,包括革命指揮委員會書記、副總理、教育部長、工業部長、衛生部長等在內的至少有500名復興黨官員被處決。他們的罪名是“叛徒”、“間諜”。

  此類的清洗活動一直伴隨著薩達姆後來幾十年的執政生涯。任何人,即使是副總統、副總理,即使是他的妻子和女婿,只要違忤他的旨意,或者在薩達姆看來“居心叵測”,那薩達姆就會毫不猶豫地讓他(她)“從地球上消失”,並且常常是“滿門抄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