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軍事對話機制化初現雛形

http://www.CRNTT.com   2011-05-11 08:13:28  


  
  從中方來說,更希望增進的是雙方的政治與戰略互信。這也是中方堅持把2005年的對話稱為“中美戰略對話”的原因。而美方則認為戰略對話主要限於盟友間,中美關係的狀況與此不相符。造成這種分歧的深一層的背景是,由於對中國的崛起疑慮重重,美國對華政策明顯建立在“防範——抑制”的模式之上,中方則希望通過加強雙方的戰略互信,降低美國對華政策的抑華色彩,為自己的發展拓寬空間。 

  而從美方來說,眼見著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不斷加速,又認為中國的軍事發展路徑和指向不透明,因而希望在戰略層面獲取中國軍事發展的更多信息——最好是獲取中方的“戰略再保證”承諾。有鑒於此,美方推動中美軍事交流和對話的勁頭十足。今年初,美國防長羅伯特•蓋茨訪華與多位中方領導人會晤時都表示,希望中美兩軍的接觸是連續的、鞏固的,不因為兩國的政治事件而受到影響,並希望兩軍在防務安全領域建立戰略對話機制。顯然,此次中美戰略安全對話可以看作是中方對美方表態的積極反應。 

  應當說,希望增進雙方軍事交流的願望並無過錯,但美國的問題是,一方面既迫切地希望加強兩軍交流,另一方面又常在安全領域無視中國的感受,甚至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侵犯中國的主權,比如高調介入南海爭議、屢屢對台軍售等等。這也正是造成中美軍事交流一再中斷,中方對建立軍事對話機制信心不足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