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吳建國:台灣須發展兩岸政策新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11-05-21 00:14:30  


 
                      結論

  雖然大陸當局早在1979年元旦就宣佈了“和平統一”的對台新政策,可是過去30年,兩岸一路走來卻是跌跌撞撞,並不平順。如今,好不容易在歷經台灣兩次政黨輪替,國民黨再度執政後,才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為兩岸關係帶來了新的契機,也得到快速的發展。這些來之不易的成果,兩岸都該格外珍惜,同時要謀求更進一步的發展。

  其實,如果追根究底,兩岸之間的分立與分治,是源於政治主張的分歧。也由於如此,政治問題自然是關乎兩岸關係能否順利發展的核心。只要兩岸政治問題一天不解決,兩岸隨時可能因此引起紛爭,造成不快。是以,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過程中,遲早總要面對政治的難題。政治問題必須先得到合理的解決後,才能掃除兩岸關係的障礙,加速兩岸關係全方位的進展。這是為什麼兩岸有識之士都認為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政治問題的討論應接著開始,而不能藉口“先經後政”,無限期拖延兩岸政治問題的協商。

  不過,如果台灣當局無法擺脫冷戰時期舊思維的窠臼,仍然以高度對抗心態來看待兩岸的政治問題,認為談判兩岸政治問題,結果必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吃掉“中華民國”、大陸統一台灣,則兩岸要想拉近距離,解決許多難題的機會也必然十分渺茫。

  所以,台灣必需先認知兩岸形勢已發生巨大改變的現實,因而必要積極發展兩岸政策的新思維。唯有在新思維的帶領下,才最符合台灣的利益。有了這樣的認識,台灣才能走自己的路,不依靠任何強權,真正的當家作主。

  而從最敏感的軍事議題著手,應是台灣發展新思維的捷徑。如同當年的尼克森總統一樣,踏出重要的第一步,換來的是之後20年美、蘇霸權鬥爭中的優勢,甚至最後促成蘇聯集團的瓦解。台灣也可以因此新思維,為兩岸未來數十年的和平發展,奠下紮實的基礎。

  中國有句俗語:“兩大之間難為小”,也有另外一句名言:“唯智者,能以小事大”。台灣是要選擇做一個動輒得咎、難為的“小”,還是做一個有智慧的“小”,的確考驗著台灣人民。往往在這個時候,才是明顯區隔政治家與政客的關鍵時刻。

  也在這個時候,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體制,是否能夠發揮“選賢與能”的功能,將是台灣未來在兩岸關係中,能否掌握主動的重要因素,我們謹拭目以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