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兄弟之邦”是“兩國論”的山寨版

http://www.CRNTT.com   2011-08-02 08:19:58  


    
  三、現實主義:“中美關係互動”、“台灣朝野對峙”下的兩岸軍事平衡 
  
  美國對於台灣的政治體系朝野關係和媒體環境,基於歷史上的種種原因,可以說是全盤掌握和精熟操作的。以一則近日的事例來看,大陸一架蘇愷27 戰機因為追趕美軍飛機而越過台海中線,從這一則新聞的“釋出時機與過程”、“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痛責國民黨對大陸軟弱”、“台灣稍後提出美國對台軍售申購書”和“國台辦主任王毅訪美會晤高層”等,美國刻意地在中美關係、兩岸關係維持一種符合美國在遠東西太平洋地區的平衡,這隻看不見的手的手法真是十分老練。 
  
  台海議題是“中美關係/兩岸關係/朝野關係”三者之間互動與維持平衡的,本質上逐漸脫卻軍事問題的性質轉而帶有更多政治問題的性質,近來的比重更甚於以往,中美和兩岸兩個“雙方”應該都是同時朝向“最終以政治解決”的方向在邁進之中。但是,在兩岸找到雙方均能接受的政治解決之道前,中國大陸的飛彈部署和台灣維持相當的防務實力誰也不能率先退守,這是現實主義所使然;因此,兩者會繼續同時在兩岸關係上扮演“低盪嚇阻”的老角色,演出老橋段。 

  儘管目前台灣朝野對峙,在防務政策上的跨黨派合作和共識還是存在著的,但防務預算相對偏低未有足夠能力適度回應前述的“低盪嚇阻”需求,加上不少人故意低估或誤判中國大陸“反台獨”的戰爭意願,同時又過度高估美國馳援台灣能力和意願,馬英九和國民黨的執政能力在這個防務議題上始終被在野黨緊咬不放,還會成為選戰中的受力點。 

   (中評社特約作者蘇嘉宏為台灣.輔英科技大學教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