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俄羅斯的“前哨”與“後方”

http://www.CRNTT.com   2012-09-08 09:48:47  


普金與梅德韋傑夫的組合目前仍然非常穩固
  中評社北京9月8日訊/2011年以後,俄羅斯有關遠東、西伯利亞重新開發的討論成為政界和媒體的熱點問題,而這個問題與俄羅斯轉向亞太地區的戰略,顯然與中國的周邊環境緊密相關。《觀察者》日前登載馮紹雷的文章《俄羅斯的“前哨”與“後方”》,對上述問題的背景與進展進行了介紹。

俄羅斯遠東中亞西伯利亞地區開發

  2011年以後,俄羅斯有關遠東、西伯利亞重新開發的討論,成為政界和媒體的熱點問題,尤其是成為普京總統競選期間和競選之後國家戰略構想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也被列入了第一批總統法案中。雖然,此題列入總統令,普京也專門任命了資深幹部掌管遠東、西伯利亞開發事務;為迎接2012年APEC峰會的舉行,政府還不惜巨資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大興土木。從上述各種跡象來看,政府已經下定決心,將遠東、西伯利亞開發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但是,依然有學者擔心,該問題還沒有完全形成為具體的工作議程,也還沒有改變照章辦事的傳統慣性。在開發開放遠東、西伯利亞問題上,還尚未形成精英和民眾的普遍共識。這是在開發開放遠東、西伯利亞進程中還需要花大工夫解決的。

  在上述背景之下,多年來影響廣泛的俄羅斯瓦爾代論壇2010年和2011年已在上海舉行了兩次瓦爾代分會(與華東師大俄羅斯中心合作,其中一次獲得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支持)討論本題。今年7月6-7日,中俄以及第三方專家又在莫斯科舉行第三次瓦爾代分會,以“走向大洋和俄羅斯的新全球化”為題,集中討論有關俄羅斯轉向亞太地區的戰略,以及遠東、西伯利亞重新開發問題。顯然,這一話題與我國周邊環境的緊密相關,也顯示了俄羅斯官方與精英層面的高度關注,有必要將這一連串變化的背景與進展作一介紹。

俄精英對遠東、西伯利亞開發的總體認識

  俄羅斯精英對於這一問題的看法,首先是與總體世界發展走勢的問題相聯繫的。

  俄學者認為,世界進入了一個“新全球化時代”。這一新時代的特點是以亞太地區在世界政治經濟中意義的提升,以及在不久的將來,亞太在文化上將與歐洲-大西洋地區比肩而立為其主要特點的。瓦爾代會議亞洲分會的報告提出,2008年以來的經濟危機中,幾乎所有國家都加強了國家對經濟干預的程度,但是唯有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收到顯著效果。這一政策並非基於意識形態,而是基於健康思維和目的明確的邏輯。中國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將西方經驗與自身傳統相結合,把握住了世界經濟和金融自由化的機遇。按GDP總量計算,人們過去認為中國有可能在2025-2030年趕上美國,但根據IMF的2011年預測,中國很可能在2020年以前完成這一過程。這是推動俄羅斯改變在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政策的一個主要動因。

  俄羅斯專家認為:當亞洲迅速增長的時候,俄羅斯幾乎沒有運用這樣的機會來發展自己。事實上,俄羅斯與包括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在內的整個亞太地區的貿易在整個俄羅斯對外貿易流轉中已占23%;同時,在所有俄羅斯與亞洲國家的貿易往來中,對華貿易也占23%。而且,中國上升勢頭迅猛。俄羅斯的當務之急,是必須自上而下地提供一個能夠獲得社會和精英支持的有效模式,把握住這個時機。

  關於遠東、西伯利亞開放開發的必要性,俄方有不少深入的討論。俄羅斯學者的看法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