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羅斯人口危機緩解?

http://www.CRNTT.com   2012-11-01 11:23:26  


 
  俄羅斯女學者蘇夢夏(LarisaSmirnova)認為並不能把俄羅斯人口危機簡單歸因於蘇聯解體:“事實上,早在上世紀60年代,俄羅斯的生育水平就第一次下降到平均每名女性生2.1個孩子以下,而2.1的生育率是保持人口規模的底線;而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獨生子女已經在俄羅斯家庭中占多數:1979年獨生子女家庭占58%,2010年獨生子女家庭上升到了65.5%。”

  “我的大兒子在蘇聯時期出生,恰逢(上世紀)80年代末的出生潮,當時很多人都想要生孩子,如果你要組建家庭的話,很自然就會想要生孩子的。我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在1993年,那個時候我們家非常困難,我們面臨非常嚴重的物質短缺,和其他人一樣,我們很難購買到食品。但是這些都不是障礙,我們知道一切都會好的,而且我們很希望再要一個孩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俄羅斯女學者娜傑日達.伊萬肖娃(NajezhidaIvanshova)告訴時代周報。

  “俄羅斯人有句老話,‘錢是可以掙的’。如果能夠掙到錢,生活就不會一直那麼困難。我認識的朋友們幾乎都有兩個孩子,第一個孩子有國家的津貼。第二個孩子,就什麼都沒有了。現在國家又開始給孩子們提供補助,但是生孩子的人不像當時那樣多了。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伊萬肖娃感慨。

  另外,不能否認,在廣大的俄羅斯腹地經濟確實嚴重影響了人口的變化。特別是在交通不便、寒冷荒蕪的西伯利亞。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2006年有一篇《西伯利亞的詛咒》的報告,專門論述蘇聯強行開發烏拉爾以東地區的不智,並以蘇聯解體後這些地區迅速“無人化”的現象作為論據,遠東和西伯利亞出現的大量“空城”則為現實佐證。如今人口僅有640萬的遠東地區仍面臨著人口萎縮,許多地區“無人化”的趨勢在持續。俄三大社會調查中心之一“社會輿論調查中心”專門在今年APEC峰會之前作了一番調查,發現40%的遠東和西伯利亞民眾欲遷往他處居住。基本生活條件的缺乏和發展道路的不暢,是這些居民想搬遷的主要原因。

珍惜我們的男人

  除了錢的問題外,酗酒等社會病的蔓延,醫療體系的惡化也在侵蝕著俄羅斯的人口出生率。俄羅斯人的壽命不長,死亡率還頗高。現在的平均壽命只有65.9歲,並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下降,很多男性甚至活不到退休年齡,男性平均壽命排在世界第134位,而女性的平均壽命則排在第100位。

  伏特加等烈酒對此頗有“貢獻”,俄羅斯作家謝爾蓋.馬克西莫維奇曾經在《該戒酒了》一文中諷刺,俄羅斯男人中“最好的一份”(即能夠給國家帶來最大幫助的壯丁),我們國家“純粹的男子漢”其實直到死跟貢獻都沒什麼關係,他們太愛喝酒了,喝了酒喜歡醉駕,或者找別的刺激,結果一命嗚呼。

  這甚至在俄語中誕生了一句諺語:珍惜我們的男人。表達了俄羅斯社會對男性健康和生存的擔憂。

  “酗酒問題的確存在,同樣還有濫用藥物和吸煙問題,不過這不僅僅是俄羅斯的問題。這的確是死亡率高的一個原因,尤其是男性。近年來由於車禍和其他的一些事故而死亡的人數也不少。”伊萬肖娃表示。

  男人酗酒導致俄羅斯家庭問題嚴重,很多女性經常被喝得醉醺醺的丈夫或者男友毆打,又或者聽到他們因酒醉死亡或者生病的壞消息。某種程度上說,俄羅斯女孩被“傷透了心”,一直不願意當媽媽。

  在日本、韓國等東亞的發達地區,少子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婦女缺乏生育的意願。而俄羅斯同樣有這樣的問題,2010年全俄羅斯人口普查結果顯示15歲以上的女性中21.5%沒有生育過。

  關於俄羅斯年輕女性不願意生育的問題,伊萬肖娃表示:“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是這樣,不願意生育的原因有很多,如上所述。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不完整的家庭,很多孩子是由單身母親養大的,這樣的家庭在俄羅斯有很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