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羅斯分配制度可資中國借鑒

http://www.CRNTT.com   2012-11-21 10:47:01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訊/目前,分配體制改革正在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決策所面臨的迫切課題。在目前的所有制結構下,是否能夠盡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將決定中國轉型的命運。2006年4月世界銀行發布的《俄羅斯經濟報告》認為,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窮人的利益。中國經濟時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李福川文章表示,俄羅斯在向市場經濟轉型中建立起的分配制度,可為中國借鑒。

  俄羅斯收入分配狀況

  文章稱,在俄羅斯,工資在GDP中占比約為50%,目前已接近發達國家的工資占比水平;工資增長持續超過GDP的增長,2003年—2010年俄羅斯GDP年均增長4.5%,而工資年均增長24%;養老金增長持續超過GDP增長,2008年—2010年,俄羅斯養老金分別增長了8.9%、24.9%和12.2%,明顯高於GDP的增長。

  此外,俄羅斯政府不斷增加對居民特別是弱勢群體的現金補貼,目前居民貨幣收入總額中來自政府的社會補貼所占比例高達18%;實行全民免費基本醫療服務,基本不存在因病致貧的情況;實行11年義務教育和部分免費高等教育,在校公費大學生的比例已超過50%;政府預算支持居民解決住房問題,以免費或廉租形式向住房困難家庭提供社會住宅;保持合理的消費與積累比例,消費是俄羅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其消費率是中國1.5倍。

  作為兩次分配的結果,俄羅斯貧困人口(貨幣收入低於最低生活水平線)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已由2000年時的29%下降到2011年的12.8%。

  概括來說,俄羅斯收入分配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在初次分配中勞動者工資收入占比一直較大;二是居民收入增長持續超過GDP的增長;三是政府利用二次分配做好社會事業和對居民的社會保障,並已經制度化,且收到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果。這些特點表明,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確實是“符合窮人利益的增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