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共非黨際交流對話再作新嘗試

http://www.CRNTT.com   2013-08-20 09:11:14  


 
  但對“謝長廷模式”對民進黨的影響,則評價各異。其中有樂觀的,如周麗華認為,“謝式民共交流”模式雖然面臨著競爭和考驗,但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惟仍需創新發展。這是因為,這是謝長廷個人及其子弟兵的需要,謝長廷只有在此方向上曲折前行,不斷豐富完善其兩岸關係論述,才能抱持在政治舞台上的鮮亮角色,才能維繫“謝系”在黨內的地位和影響力。對民進黨而言,也能美化民進黨具有與大陸打交道的渠道和能力, 整體氣氛有利於這種模式的持續發展。對大陸來說,也可靈活運用“謝式民共交流”的模式,攪動民進黨的深潭,使更多的民進黨員理性思考民進黨的未來發展方向,促成民進黨調整大陸政策,最後放棄“台獨”黨綱。

  但也有持悲觀態度的,如潘錫堂就認為,儘管謝長廷儼然已經成為“紅綠對話的代言人”,其主張也可行,但尚未成為民進黨內主流;由於蘇貞昌“台獨”基本立場仍絲毫未變,實在看不出民進黨二零一四選前有調整兩岸政策的可能性,這也使得這次“紅綠香港對話”仍難建立民共黨際的對話平台。

  而石勇則指出,即使是謝長的“憲法一中”有其可取之處,但仍未改變“台獨”、“一邊一國”的基調,仍有諸多需要繼續大膽突破的地方。尤其是在避免“台獨基本義派”強烈反彈下,謝長廷從“一國兩市”、“憲法一中 ”立場退縮,以“憲法共識”、“兩岸憲法都是一個中華”等模糊論述交代,甚至不斷強調“中華民國主權”僅及於台灣,台灣是“獨立國家”。而且,黨內“基本教義派”難以容忍務實者的兩岸政策主張,因而民進黨內務實派的政策主張短期內很難成為黨內的主流聲音。

  作者:富權 來源:澳門新華澳報2013年8月20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