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贏得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的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3-10-26 10:54:01  


盡力使中國經濟增速處在合理區間和預期目標內,是新一屆政府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的關鍵。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訊/李克強總理日前在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時,連續用了三個“就是”解讀當前經濟形勢:要繼續鞏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就是要通過全面深化和加快改革,著重在提質增效和可持續上下功夫;就是要努力把“短項”變成“長項”,切實使經濟發展轉向主要依靠內生增長、創新驅動,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就是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

  上海證券報發表財經評論人周子勛文章表示,這向外界傳達了一個重要信號:中央高層對當前的中國經濟形勢還滿意,不需要再繼續出台其他的穩增長措施。同時也暗示市場要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信心。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穩增長就得穩信心,穩信心就要靠改革,改革必須說到做到。只有這樣,才能為中國經濟釋放龐大的改革紅利。自1978年至今,中國的改革開放便貫徹“以開放促改革”的思路,通過不斷開放市場,助推經濟改革。然而,當下中國的各項改革已步入深水區,尤其在利益調整方面,改革遭遇到了強大的阻力。從3月至今的種種姿態來看,新一屆政府正在全力以赴兌現改革承諾。

  從某種意義上說,盡力使中國經濟增速處在合理區間和預期目標內,是新一屆政府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的關鍵。看最新公布的各季度數字,在經歷了二季度的增速“低穀”之後,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再度回升,反彈至7.8%。而工業增加值、投資、消費、PMI、CPI、PPI、社會用電量、全國實際使用外資、信貸等經濟指標都延續了早前經濟反彈態勢,這說明在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帶動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逐漸顯現。如果按照這個趨勢,大有理由對今年的經濟增速保持樂觀。而這種前景也在促使中央按既定方向來調整結構,甚至加大調整結構的力度。

  文章分析,如果仔細分析中國經濟的部分新數據,也並不都是樂觀的信號。對於三季度經濟增長,官方的總結是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順利,內生需求在發揮作用,而實際上三季度經濟回暖與“穩增長”政策力度的加強有關,而這輪“穩增長”又仍然是以“穩投資”為主的。有計算顯示,今年前9個月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占55.8%,消費占45.9%,而淨出口則形成了1.7%的拖累。隨著短期“穩增長”政策效力的褪去,中國經濟仍會被結構性的問題所困擾,這將會影響到明年或未來幾年中國經濟的運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