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王義桅:烏克蘭危機啟示錄

http://www.CRNTT.com   2014-03-17 09:35:36  


 
  啟示五、西方的雙重標準再次折射其虛偽性。以前支持科索沃公投,現在反對克里米亞公投。以前倡導人權高於主權,現在又說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可分割,教人無所適從。原因當然是自身的利益決定價值觀:科索沃從獨裁的塞爾維亞獨立,是合法的;克里米亞從民主的烏克蘭獨立,則是非法的。且俄羅斯並非自然形成的民族國家,現在又吸納克里米亞,也是違反西方國家觀念的。真所謂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在俄羅斯問題上一再得以體現。蘇聯解體前夕,西方欺騙耶爾辛,北約不會東擴,波羅的海三國不加入歐盟,現在情形如何?俄羅斯怎麼能信任西方?俄當然可以認為,西方可以策劃烏克蘭政變,我為何不能策劃克里米亞獨立?!

世界失衡國際法便失效

  啟示六、國際法只有在勢力均衡時起作用;失衡的世界裡,仍然是實力說了算。克里米亞16日舉行公投,但本身遭遇法律問題挑戰。七國集團與美歐明確表示不會承認公投結果,稱俄兼並克里米亞將明確違反《聯合國憲章》,違背俄關於赫爾辛基最終法案;俄烏1997年《友好、合作與夥伴關係協定》;俄烏1997駐軍協議以及1994年《布達佩斯備忘錄》等承諾和責任。但是,克里米亞公投並入俄羅斯,西方又能拿俄怎麼樣?美國沒有戰略決心、歐盟更無實力與俄對抗。

  啟示七、一旦遭遇俄羅斯這樣的強大對手,歐盟的尷尬地位一再暴露。在歐盟斡旋亞努科維奇與烏反對派達成妥協後,英國《金融時報》曾發表社評:自蘇聯解體以來,從來沒有哪個事件比這場從基輔開始的革命更加明確地昭示著“歐洲時刻”的到來,結果美國根本不買賬,直接插手搞掉亞氏,成功實現烏克蘭轉變。危機由烏克蘭未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引起,歐盟積極介入調停,但最終演變為美俄博弈,再次表明歐盟難以成為世界獨立的一極。由於歷史和地緣政治原因,歐盟預計不會跟隨美國對俄羅斯的強硬態度,一遇到俄羅斯等外部威脅的重大問題,內部分裂就暴露出來。歐盟超過四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德國外長警告稱將俄羅斯踢出G8有風險。卡內基歐洲主任揚·特介稱,烏克蘭危機可以說是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一次重大失敗。歐盟對外關係委員會德籍俄羅斯問題專家馬伊斯特稱,歐盟策劃了一場連自己都沒有做好準備的衝突,目前根本沒有對危機作出合適反應的手段。由於烏不是北約成員國,克里米亞被俄“保護”之後,西方不可能擅自出動軍隊。歐盟和美國最終必將認可俄對克里米亞任何形式的控制。雖然歐美官員已開始討論制裁俄羅斯,但鑒於歐元區最近才逐步從歐債危機中走出來,如果現在制裁俄,無疑會把自己的經濟拖下水:

  第一,歐盟是俄第一大貿易夥伴,俄是歐盟第三大貿易夥伴,其中德國對俄出口占歐盟對俄出口的30%。制裁俄無疑會拖累歐盟貿易。第二,歐盟高度依賴俄油氣資源。俄對歐盟出口80%是能源,歐盟對俄天然氣的依賴尤其嚴重。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芬蘭、捷克、斯洛克和保加利亞對俄天然氣的依賴度高達100%,而意大利和德國對俄天然氣的依賴度也超過25%。2006年以來,俄曾兩次以斷供天然氣施壓烏克蘭和國際社會。天然氣是俄的王牌,一旦斷供將是歐洲經濟不能承受之重。歐盟宣布將在未來幾年向烏克蘭提供至少110億歐元(約合150億美元)的援助和貸款,不過大部分資金有附帶條件,並且需要歐盟成員國和其他機構批准。還不清楚歐盟的援助資金有多少能夠立即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