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孫伯銀:伊拉克戰亂影響深遠

http://www.CRNTT.com   2014-06-27 12:07:42  


 
  二是各政治派別鬥爭激烈,即便在打擊反政府武裝問題上也存在分歧。6月10日,摩蘇爾被反政府武裝占領後,馬利基總統宣布在全國實施最高警戒,同時呼籲伊拉克議會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但反對派不予支持,連緊急會議都未能召開。

  三是伊安全部隊由美國耗費250億美金打造,裝備精良,但多為雇傭軍,部隊內部存在管理不善、貪污腐敗、士氣不足等問題,作戰水平低下。摩蘇爾3萬政府軍對800名基地武裝人員,不戰即潰,幾乎無戰鬥力可言。

  第三,美國面對伊拉克內戰陷入困境。美國是決定伊拉克局勢的重要力量。2011年12月美國從伊拉克撤軍時,奧巴馬曾宣稱是“勝利時刻”,留下了一個“獨立自主和穩定的伊拉克”。實際上,美國戰略收縮、中東多國內亂、美國及其他國家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已經埋下了今日恐怖組織泛濫、美國戰略失敗的種子。

  如今面對伊拉克內戰,奧巴馬認為,正是由於作為什葉派領導人的馬利基沒有採取強硬措施,才導致像遜尼派這樣的分裂勢力越來越猖狂,這有點強馬利基政府所難。美國政府也認識到,伊拉克形勢“非常嚴峻”,宣稱支持馬利基政府,不排除採取除派遣地面部隊的“任何選項”,干預伊拉克局勢。6月12日宣布向伊拉克追加1280萬美元援助。

  英國廣播公司6月13日分析說,奧巴馬政府並不是心甘情願要幫助馬利基政府。因為馬利基政府並不親美,而是更親近伊朗。美國政府已經順應民意,撤出伊拉克,戰略東移,並實施軍費縮減,不會重蹈覆轍。問題在於:馬利基政府是美國扶持的民主政府;伊朗已經出兵幫助,並可能借機做大,這與防止兩伊聯手、伊朗成為地區大國的美國戰略相悖;還有美國已經在伊拉克付出了慘重代價。美國不會坐視不理,失去伊拉克乃至中東。但是,介入將重蹈覆轍,或者對中俄伊妥協,戰略再調整。這的確是個難題。

伊拉克將陷入長期戰亂之中

  伊拉克內戰正處於初期演化之中,各方力量在等待介入,未來局勢發展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首先,極端組織已造成伊拉克內亂和分裂,但要建立橫跨敘利亞和伊拉克北部的哈裡發國家,可能性較低。這一方面因為它是極端組織,目前戰事順利,僅限於北部遜尼派地區,未來進入什葉派地區將面臨巨大阻力。另一方面因為這牽動地區局勢,伊拉克政府和伊朗已經聯動,積極防禦,美歐及相關國家也不會坐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