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強化兩岸人民共同抗日的歷史記憶

http://www.CRNTT.com   2014-07-07 10:16:48  


 
  近日,有關在台灣地區建立抗戰紀念館的議題再被提起。文史工作者徐宗懋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希望明年在台灣成立首座“中華抗戰紀念館”,通過館藏與教育,讓民眾多認識八年抗戰的歷史及相關知識。據報道,徐宗懋十餘年來收集上千件關於八年抗戰的文物、圖片與史料等,他說,相信自己的館藏文物絕不會輸給大陸相關博物館的館藏。

  但從種種資料看,這只是一個民間的紀念館,而不是官方的。由於個人財力有限,可能會“難產”甚至是“流產”,北京方面適宜透過適當的方式,玉成其事。比如,可發動大陸台商協助籌款,甚或可針對現在才開始建館,時間上已經來不及的情況,與張榮發先生協商,先行借出由原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改建的“海事博物館”的一個展廳,進行臨時性展出,在永久性的專門展館落成後遷出。

  這也是高度肯定中國國民黨當年領導全國性的抗日戰爭的貢獻。

  為了強化兩岸人民共同抗日的歷史記憶,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台灣同胞抗日戰爭專題展廳明年建成並對外開放後,適宜充分利用這個陣地,多些主辦一些紀念台灣人民抗戰,及兩岸人民攜手抗戰的活動。而且,也宜繼全國人大常委會確立九月三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十二月十三日為“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國家公祭日”之後,將十月二十五日的“台灣光復日”確立為全國性的公共節日,並讓在中國大陸地區定居、工作、讀書、暫住的台灣同胞、台眷等,全體放假一天,就象三八婦女節和教師節,婦女或教師放假一天那樣。

  實際上,無論從任何角度評估,“台灣光復”都有資格與“抗戰勝利”、“南京大屠殺”並列為當代中國的三大紀念節日。尤其李登輝當局於一九九八年以實施“周休二日”為由,取消“台灣光復節”放假後,台灣地區就再也感受不到慶祝的氣氛。一九九五年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的第一年,即在台北市把“台灣光復節”改為“終戰紀念日”,其負面影響不可低估。既然北京強調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倘青少年不了解台灣光復的歷史意義,就令人擔心未來兩岸青年不再有“台灣光復”的歷史記憶。因此,很有必要及早把“台灣光復節”也列為國家重要紀念節日。
  
  作者:富權 來源:新華澳報2014-07-07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