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宏觀政策需警惕經濟衰退型寬鬆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4-09-26 09:10:36  


 
  據介紹,央行通過調統司的標準化存貸款綜合抽樣統計系統,每個月采集近300家法人金融機構3000多家支行的1億筆左右的存貸款信息,約占全部金融機構存貸款總量的10%。從統計學角度來說,這種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來的結論,比起人們的日常體驗要更為客觀。而且採取直接在支行層面采集數據,與原來通過商業銀行層層匯報得來的數據相比,能避免商業銀行人為作假,進而更真實地反映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實情。因此,對於把握整體的信貸具有相當的參照價值。

  文章分析,結合此前央行最新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分析,“二季度貸款利率出現緩慢的趨勢性下降”的結論令人困惑。數據顯示,7月社會融資規模大幅縮水,僅2731億,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萬億和5460億。其中,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852億元,同比少增3145億元。在經歷了7月的急跌之後,8月數據恢復正常,但依然不及預期。但大數據所測算的貸款利率卻只是“略有上升”,“扣除風險溢價後基本穩定”——信貸投放在量和價上的不匹配表明,7、8月的融資低迷並非來自於供給端的收縮,而是來自於需求端的不振,這會令市場利率急劇飆升,就像去年6月的“錢荒”那樣。考慮到進入下半年後,經濟重現下行態勢,近段時間的系列經濟數據都指向這一點,前述貸款利率的趨勢性下降,更可能是一場“衰退型寬鬆”。微刺激政策如果起到了預期中的效果,那應體現為社會融資規模與新增信貸的擴張,而不是像7月那樣極度收縮。

  一方面是央行一系列措施的推動,其促使市場利率下調的意圖比較清晰;另外一方面,從市場來說,有效性需求嚴重不足。因此,如果將當前的貸款利率趨勢性下降理解為“衰退型寬鬆”,那麼面對同樣的問題,就需要以截然相反的思路去應對。一方面,中國經濟固有的財務軟約束問題依舊存在。地方政府平台等一些市場主體對利率敏感性不高,被認為是導致“融資難,融資貴”的成因之一,需要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硬預算約束的方式予以解決。這是治本之道。從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角度來看,監管部門還需要調整相關政策(比如放鬆甚至廢除存貸比指標)予以匹配,才有可能顯著降低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另一方面,在評價治理“融資難,融資貴”的效果時,不能因為貸款利率的下行就認為政策見效了,這還有可能是經濟衰退的信號,需要仔細分析各種可能性。

  比如有銀行家和分析師表示,貸款利率的下降背後隱含的經濟失速風險令人憂慮,中國可能陷入所謂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在這種情形下,貨幣政策將失去有效性,因為債台高築的企業專注於償還債務,即使利率下降也仍不願借款。還有學者估計,中國經濟或面臨崩潰的觀點很可能2015年至2016年在全球市場再度流行,基本動因是美聯儲加息和美元升值帶來的全球資本回流。

  文章最後說,面對全球有可能出現的新一輪看空中國潮,中央政府要有堅持改革的定力。而如果最終的結果顯示貸款利率下行的確來自“衰退型寬鬆”,那麼,更加積極的調控政策就將是十分必要的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