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最低時薪 慎防帶來滯脹

http://www.CRNTT.com   2010-07-13 11:54:28  


香港是自由經濟的典範,最低工資的衝擊必須充分考慮。
  中評社香港7月13日訊/“如果因最低工資帶來生活費的上升,不會刺激生產,不會增加需求。經濟增長不論是實質的或是表面的,都沒增長,那種通脹是謂滯脹。因此,最低工資立法之餘,也不可不防滯脹。”《大公報》今天登出城大副教授曾淵滄博士的文章“防最低時薪帶來滯脹”,文章內容如下:  

  現在,香港的語言暴力已達到非常嚴重的水平。一群年輕人舉凡非我族類就一律加以痛罵、圍攻,只差點沒有把痛罵的對手拉上街遊街示眾,這已經不是激進舉止,而是流氓行為。語言暴力已影響了香港的言論自由,特別是溫和的知識分子,為了不用挨罵,寧可不出聲,最低工資的立法討論就是最好的例子。

  數年前,最低工資立法一事提出來討論時,許多知識分子,特別是經濟學家都在報上寫評論,有支持的,有反對的。當然,香港支持自由經濟,寫評論反對政府干預的以經濟學家居多,因此反對最低工資的聲音也較大。但是,現在最低工資法呈上立法會,經濟學家不再出聲了。為什麼不出聲?因為一出聲,他們就會被人辱罵。這就是語言暴力打擊言論自由的明證。

            語言暴力學者沉默

  提出最低工資每小時20元的張宇人,罵他、羞辱他的語言鋪天蓋地,沒有人敢幫他。一大型快餐店的老闆說如果時薪超過27元,該店將發“盈警”,也一樣遭到辱罵。其他老闆還敢開聲嗎?老闆們不敢為自己的利益開聲,事不關己的經濟學家又有什麼動力開聲?

  既然如此,還是乾脆通過時薪33元的最低工資吧。這是職工盟提出來的建議,今年“七.一遊行”,時薪33元的大旗是遊行的第一支隊伍,任何反對時薪33元的人都會被數臭,遭遇語言暴力。在香港,罵人不必付上任何代價,被罵的人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不敢還口。這就是香港式的“言論自由”。

  香港打算制訂的最低工資法,不包括外籍女傭,這可能是全世界唯一的不包括外籍女傭的最低工資法。你知道為什麼西方婦女婚後多數回到廚房當家庭主婦?因為她們付不起女傭的最低工資,不論是外籍的、本國的女傭都享有最低工資。

  但是,我也沒有一些支持自由市場的經濟學家那麼悲觀地看33元時薪所帶來的後果。在自由市場,某一種商品被人為干預抬高價格之後,會引起一連串反應,最後也一樣會找到新的平衡點。天不會塌下來,只要大家適應適應就行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