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環境污染事件頻發的背後是博弈力量失衡

http://www.CRNTT.com   2010-08-02 11:40:45  


吉林化學工廠被衝毀,上千只化學原料桶被衝入鬆花江
  中評社北京8月2日訊/“對上,環境污染的獲益者打著‘維穩’的招牌,像是以其盾防其矛,加之體系內的監管難避‘內部人’的干擾,往往讓中央的三令五申變成強弩之末。對下,環境污染的獲益者打著‘發展’的招牌,把污染問題掩蓋掉了,往往暢行無阻。讓環境污染這種得不償失的現象減少或不再,只寄望於地方有環保意識,企業家有社會責任,仍然是不夠的。”紅網今日刊發評論員廖保平的文章“環境污染事件頻發的背後是博弈力量的失衡”,其內容如下:

  感覺這一周很多新聞都是人跟水較上了勁。一個是防汛抗洪,因最近全國多個地方普降暴雨,洪水大發,“百年一遇”不時被人提起,很多地方下令嚴防死守,現在看來,成績不錯,沒有發生大的災害。另一個人與水的較勁是水污染事故頻發。先是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滲漏,禍害廣東水域;接著,遼寧營口造紙廠持續向遼河、渤海非法排污造成的重大災害被報道出來;然後,吉林化學工廠被衝毀,上千只化學原料桶被衝入松花江,造成河流污染。
  
  無獨有偶,第64屆聯合國大會28日以122票贊成、0票反對和41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一項決議,宣布享有安全和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是人類必不可少的一項人權。決議說,聯大確認把公平、安全和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作為實現人權努力組成部分的重要性。這就把“水權”與“食物權”相提並論,當作是維持人類基本生活所需的基本權利,也必將督促各國同等重視,認真履行。
  
  一方面,國際上把“水權”上升到人權的高度,從這個角度理解,污染水源河流,就是對這項權利的侵犯,一方面,從以上事件看出,我國水源河流污染相當嚴重。據《文明》雜誌2009年報道,中國的江河、湖泊成了有毒廢水排放的下水道,全國目前有3.2億農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形勢逼人。
  
  而上至中央,中到地方和企業,下至民眾,對水、環境污染都十分關注。為了保護環境,制止污染事故發生,中央又是加強立法,又是三令五申,又是派員視察督辦,關停污染大戶,地方、企業和民眾,環保意識也明顯提高。但很多時候效果並不十分理想,為什麼?因為地方和企業抱在一團,拿出硬邦邦的擋箭牌——維護社會穩定。
  
  拿營口造紙廠來說,中央九部委聯合組成的督察組曾到現場督辦,廠方說,“馬上要關,馬上要關”,可是幾年過去了,愣是沒有關掉。其原因地方官員得說很清楚,“造紙廠是老國企,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對待造紙廠啟動生產,市政府是在權衡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後作出的決定。”言下之意,不是不為,而是不敢為——把數千工人和涉及數量更眾的家屬們的飯碗砸了而不出亂子,現在辦不到,只好退而求其次,繼續“忍痛污染”。中央關於維穩的要求往往被地方活學活用,常常拿來當作為企業合理排污的理由。
  
  像紫金礦業那樣,與當地官員千絲萬縷的聯繫,政商勾兌如此之融洽,簡直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處理企業污染更難。難怪該企業的董事長底氣十足地對媒體記者說,“圍牆內的事情,企業自己負責。(圍牆)之外的事情,由政府負責。”這就等於把環境污染危機拋給當地政府去擺平,而擺平的借口還有什麼比“維護社會穩定”這把尚方寶劍更有力?
  
  於是乎,一些地方或者追求財政收入,或者為追求為政者的政績,便以“發展”的名義招進一些高污染的企業,又因為企業的“奉獻”而放低要求,當企業污染和破壞環境時,又以“維穩”的名義持續著這種得不償失的行為——某些“發展”取得的“成果”,遠遠無法償補環境被破壞所付出的代價。
 
  這種行為得以持續,關鍵是成本的獲益者與承載者非並一個主體,而且兩者的力量極為懸殊。前者是企業利潤的占有者,以及從企業身上獲得稅收的地方政府,後者是承載環境污染後果的民眾,後者相對於前者軟弱無力。還有,企業相對私域,為極少數人所有,而環境是“公地”,為“無數人”所擁有,難以進行產權界定,污染環境就是典型的“公地悲劇”。悲劇造成的代價需要今人甚至子孫來買單。
  
  從以上分析可見,環境污染的背後,是博弈力量的失衡。對上,環境污染的獲益者打著“維穩”的招牌,像是以其盾防其矛,加之體系內的監管難避“內部人”的干擾,往往讓中央的三令五申變成強弩之末。對下,環境污染的獲益者打著“發展”的招牌,把污染問題掩蓋掉了,往往暢行無阻。
  
  讓環境污染這種得不償失的現象減少或不再(包括產業轉型之後,因為高科技、低耗能、低污染也仍然有污染),只寄望於地方有環保意識,企業家有社會責任,仍然是不夠的。最終需要改變目前這種博弈力量失衡的狀態,中央要加大立法和懲處污染環境者的力度,讓違法者付出沉痛代價;地方政府要做公正的管理者而非經濟組織,就要與企業脫掉太多的瓜葛,成為中立的力量;民眾要成為制衡環境污染衝動的重要力量,這就要讓民間環保組織發展壯大,讓民間力量崛起。如此,地方才會加快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開辟新稅源,從而減少或告別環境污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