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曹林:鄉村“癌症一代”的悲愴宿命

http://www.CRNTT.com   2010-11-23 11:44:53  


“癌症一代”中的許多人勞碌一生,積累了一身的疾病,最後以癌症這種可怕的絕症而離去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訊/“‘癌症一代’不是冥冥中的一個魔咒,而是鄉村社會這代人悲愴的宿命。癌症,不僅僅是奪去他們生命的疾病,更是一種可怕的隱喻。這種疾病,不僅僅是生理和身體上的病痛,很大程度上與城鄉隔絕的體制相關”,《中國青年報》冰點時評欄目今日登載知名評論員曹林的文章“鄉村‘癌癥一代’的悲愴宿命”,其內容如下:

  在充滿樂觀、煽情和宏大叙事的媒體語文中,某種潮流中,某次大事件或社會現象後,都流行給一代人貼上一個有著美麗象徵的標簽,如“鳥巢一代”、“世博一代”、“黃金一代”、“iPad一代”等。這些美妙前綴見證著這個時代的奇跡、輝煌以及人們對未來的信心。  

  然而,我要不合時宜地在“一代”前加上一個看起來很可怕、很沉重的前綴。而且,當這個前綴與“一代”結合起來時,更會產生一種震撼人心的悲憫力量。這個詞就是現代人最怕聽到、一提起就絕望的“癌症”。

  先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我老家在江蘇蘇中的一個小村莊,雖不如蘇南富庶,但比蘇北,比其他地方的農村好一些。尤其是隨著近10多年來的經濟發展,鄉親們離原來期待的“小康”很近很近了。大學畢業來京工作後,我基本上每周都會打電話回家,差不多每次快掛電話時,都會聽到父母嘆息一句:唉,哪家的誰誰誰又查出癌症了,估計沒多長時間了。

  離家多年,那個誰誰誰在我記憶中,還是10多年時常看到的樣子。可沒想到,這些正值盛年的家中頂梁柱,剛起早貪黑地讓生活好起來,剛靠勤勞的手把孩子培養出來,就……讓人無比沉重的是,這不僅是個案。奮鬥、打拼了一輩子,累得失去了勞動能力,生活終於有點起色,家境好起來,兒女都成家、能賺錢了,接下來,卻是查出癌症……

  老家不少當年的青壯勞力,一個個因癌症而離去,以至於村裡人都感覺到這已成為一個魔咒,像一個巨大的陰影覆蓋在他們心中。當感覺生活有了起色、準備享兒女之福時,他們往往充滿焦慮,擔心那個可怕的魔咒有一天會落到自己身上。前年回家時,我走過附近好幾個鄉鎮,他們的問題、焦慮,跟我們那個村莊的鄉親是一樣的。在媒體上,也常看到其他地方的鄉村彌漫著癌症的陰影,“癌症村”已遠不是一個個案。

  我把鄉村社會這些我可愛、可敬、可悲的鄉親們,稱作“癌症一代”,他們中的許多人勞碌一生,積累了一身的疾病,最後以癌症這種可怕的絕症而離去。

  “癌症一代”不是冥冥中的一個魔咒,而是鄉村社會這代人悲愴的宿命。他們的病除了病理學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累出來的,為了孩子的學費,為了老人的醫療,為了讓自己的後代跳出農門,他們拼命地幹活,拼命地透支自己的身體。他們沒什麼文化,不能像城市人那樣憑著某種高技術拿高工資,只能靠透支自己的體力去換得微薄的收入。他們不幸出生在農村,缺乏最基本的保障,一切都得靠自己的雙手去掙得。他們多數進城打工,在烈日暴曬冰霜雪雨和高高的塔吊上為孩子掙來學費;留在村裡的人,有的靠為人家噴農藥賺點兒錢,有的當搬運工,多靠出賣體力和健康。怕花錢,有病也忍著,為給孩子讀書省下錢,只能有最低限度的營養保證。當生活好起來,終於不用再勞碌時,身體也垮了,痛得無法忍受時,到醫院一查,往往都是癌症,而且是晚期。癌症天價的治療費,他們多數人是不願花的,不願給孩子添累,不願把自己勞碌一輩子掙得的錢都花到治病上。於是,很多人只好躺在家裡等死。

  癌症,不僅僅是奪去他們生命的疾病,更是一種可怕的隱喻。這種疾病,不僅僅是生理和身體上的病痛,很大程度上與城鄉隔絕的體制相關。城鄉間隔之下,透支體力,看不起病,醫療條件差,營養差,衛生環境差,勞碌一生,城市現代化中對鄉村的盤剝,剪刀差,污染向鄉村的轉移,假冒偽劣的體制性下鄉,每一種元素,都可能對癌症防治產生消極影響。

  每次打電話回家,聽到父母嘆息,說起村裡又一位父輩因癌症離去時,我就感覺非常沉重,眼前總晃動著“癌症一代”這個詞。它使我對城裡那些繁華和喧囂的大場面有一種逆反心理。當看到國家拿了那麼多亞運金牌時,我眼前卻浮現起那些被病魔折騰得絕望的眼神,那麼多金牌就能證明我們很強壯很健康嗎?

  我也不喜歡那些炫富燒錢的煙花,因為瞬間的浮華和燦爛之後,除了污染、窒息和暴發戶式的自滿外,什麼也沒留下。我不要那浮華,不要那裝點虛榮的大場面,而要把人的生命置於一切之上。

  寫下上面這段文字,又想起作家龍應台,她前段時間在北大講壇上闡釋過自己的“中國夢”,同她一樣,我的中國夢並不在乎什麼大國崛起,我在乎的是,那些“癌症一代”的故事,不會再複制到他們後代身上。年輕人韓寒的中國夢很遠大很宏大:人人把酒言歡,言無不盡。我的中國夢很卑微:只希望“癌症一代”的宿命和魔咒,不會繼續籠罩在鄉村上空,我的那些留在鄉村的兄弟姐妹們,他們與他們的城市同齡人之間,不再隔著那道沉重的鐵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