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 這次狼真的來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12-05-30 08:30:01  


海通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 李迅雷(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5月30日訊/中國本次經濟下滑,有經濟學家認為硬著陸難以避免,甚至預言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這次狼是否真的來了?海通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為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撰寫專欄文章稱,由投資主導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型進展不明顯,法制環境、市場化程度和社會監督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而從目前看,要解決這些問題似乎還沒有找到有效辦法。以下為全文:

  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只有8.1%,而4月份大部分經濟數據都比預期要差,使得二季度經濟見底的希望似乎破滅了。若第二季度GDP實際結果真低於8%,則為10年來的最低。中國經濟在1997年、2003、2005和2008年都面臨過內外部危機造成的壓力,“狼來了”的預言屢屢出現,但最終都證明是杞人憂天。而這次經濟下滑,有經濟學家認為硬著陸難以避免,甚至預言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那麼,這次狼是否真的來了?

  思考之一:中國經濟失衡真的很嚴重嗎?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每當經濟下滑,不少學者就會說中國經濟將進入滯脹,但事實上至今仍未發生過滯脹。這說明經濟學家作為一種職業,與醫生這個職業有點類似,總在挑毛病,把經濟體當作病人,一切可能出現的症狀都會被提及,這就不免把經濟看得比較悲觀。而從實業領域看,經濟下行的過程中,訂單減少、用工成本上升、負債率上升等都會給企業主帶來悲觀情緒。透過這些表象看本質,中國經濟是否存在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呢?

  從產業結構看,GDP中第三產業占比略低於第二產業,第一產業占10%左右,說明中國早已從一個農業大國走向工業大國,又即將從工業大國向內需型經濟轉型,故產業結構看不出有明顯問題。而從區域結構看,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也在縮小,東部經濟增速放慢,中西部經濟增速加快。從城鄉差距看,隨農村勞動力的不斷外遷,農民收入水平也在上升,城鄉收入差距略有縮小。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看,出口對GDP的依存度已經從2007年的37%降至2011年的26%,淨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近三年或為負或接近於零,出口增速的不斷下滑,也說明中國已不完全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了。那麼,眾口一詞的“中國經濟靠投資拉動”之說是否符合實際呢?根據筆者對三駕馬車的重新估算,發現2005年之後,中國經濟增長中消費被低估,投資被高估,已經步入消費主導的階段(2009、2010年是特例),即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已超過資本形成。

  當然,中國經濟和社會結構也存在諸多問題,其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收入結構扭曲,即貧富懸殊現象,不過,這一差距至少沒有再進一步擴大。按筆者估算,中國城鎮人口中最富裕10%的人口與最貧困10%的收入倍數已經從峰值的約24倍降至23倍。所以,企業主普遍感覺經營壓力大,除了經濟下行這個短期因素外,人工成本的上升與資本報酬率的下降則是長期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