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世界經濟正在更換引擎加快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14-02-21 10:55:00  


雖然世界經濟已走出金融危機後的低穀,但仍處於後危機時代的轉型和調整期。世界經濟難以再現危機前較快增長的局面,中低速增長仍將是今後一個時期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特征。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訊/今年年初以來,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許多新變化。一方面,美歐等發達國家經濟復甦進程有所加快,導致世界經濟增速、資本流動規模和經濟政策調整等呈現出比預期更快的變化;另一方面,世界經濟復甦格局調整、國際經濟貿易規則重塑、以及世界經濟治理結構調整都明顯加快,發達國家的優勢地位繼續得以強化,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則繼續處於不利的地位。

  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世界經濟形勢分析小組傘鋒、趙碩剛、程偉力、王江昊、張曉蘭文章文章認為,世界經濟領域的這些變化,是後危機時代全球經濟版圖加速重構的結果,是世界經濟結構深刻調整的反映,預示著未來世界經濟發展格局的變化方向。

  世界經濟更換引擎增速有所加快

  文章分析,1.世界經濟仍處於中低速增長期,新增長動力有所增強

  雖然世界經濟已經走出了金融危機後的低穀,但仍處於後危機時代的轉型和調整期。世界經濟難以再現危機前較快增長的局面,中低速增長仍將是今後一個時期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特征。

  與前兩年相比,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有所增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是全球經濟在前些年經歷持續的“去杠杆化”後,消費和投資出現恢復性增長。目前,發達國家消費者信心已接近或創出危機以來的新高,企業投資意願持續回升。新興經濟體消費和投資儘管有所波動,但總體上也較為穩定。

  二是全球財政政策逐漸由緊縮轉為適度寬鬆,降低了對經濟增長的掣肘。據IMF測算,G7國家今年預算削減幅度將是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減支幅度預期僅為去年的一半。IMF、高盛、德意志銀行等預計,G7在放鬆財政緊縮的情況下今年經濟增速將達到2.2%,是2010年以來最快增速。

  三是危機後始於發達經濟體的新一輪結構性調整,正在釋放出新的增長動力。3D打印、人工智能、分布式能源、頁岩氣水力壓裂技術等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對全球製造業和能源產業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供給衝擊和新需求擴大提升了經濟增長的空間。

  四是全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有利於降低世界經濟運行成本,擴大全球產業分工的規模效益。據OECD測算,去年底WTO達成的“巴厘一攬子協議”[雨林木風1] 中,僅貿易便利化協議就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每年1萬億美元的收益並創造2100萬個就業崗位,幫助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出口分別增長10%和5%。

  與前幾年相比,經濟結構調整和新一輪全球產業分工所釋放出的新動力無疑是本輪擴張最大的亮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