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央行政策走向四大新特征耐人尋味

http://www.CRNTT.com   2014-03-22 14:07:12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訊/兩會才落幕,央行便接連出台幾道“大餐”,不但緊急發文叫停虛擬信用卡產品,給熱得發燙的支付寶和騰訊金融創新降溫;嚴厲限制第三方支付轉賬消費數額,給發展迅猛的電商行業潑了一盆冷水;把人民幣匯率波幅從1%放寬到2%,給潛流暗湧的熱錢運動當頭棒喝。央行的這些不同政策都有個核心指向,那就是保持穩定適宜的經濟環境,進一步穩定經濟增長的下限,以充分化解金融危機和風險。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金融學院統計系副教授溫建寧文章表示,從政府工作報告,到李總理的記者招待會,新一屆政府在不斷強調經濟轉型“壯士斷腕”的同時,也在強調民眾就業的政策底線,而央行的大動作正體現出對經濟增長的關切,對金融創新風險的警惕。概括起來,就是守底線、防風險、保經濟。由此看出,當前央行的政策走向正顯示出四個新的深層次轉變點。

  文章分析,第一,以追求內在品質為前提,確保金融發展匹配經濟現狀要求。

  在中國的經濟架構設計中,央行具有多重身份和責任,既是金融政策制定者,也承擔經濟增長護航者的使命,這就決定了央行在制定金融政策時,不能僅單方面考慮銀行利益,還要考慮國民經濟運行的健康程度,考慮金融體系風險累積程度,並確保國民經濟不發生大的波動。這就決定了在最為關鍵的時刻,央行必須果斷堅決,發力規避金融風險,設法消除經濟危機風險,把一切不利因素都消滅在萌芽狀態。

  當前經濟結構不合理,矛盾的焦點集中在房地產行業。但是,房地產問題的高度敏感,中央政府很難統一調控、一刀切式處理。而經濟下行的風險顯性化,房價也開始鬆動,在條件優越的杭州形成降價預期,並由點到面蔓延擴展,向周邊城市南京產生擴散效應,不僅影響宏觀經濟保增長的底線,進而拖累金融業風險控制的水平。如果說房地產價格合理回歸,反映了經濟活動自然調整的要求,那麼金融業預先防範風險,防止對GDP下限的直接衝擊, 就是央行政策制定的目標之一。

  “十二五”曾把7%作為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目標,說明中國經濟已告別過去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周期,並步入7%左右年均增長的中速增長時期,甚至不排除經濟轉型關鍵的個別年份陷入低速增長的可能。預計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長很可能極不理想,央行在全國兩會後即迅速發力,可以視為扭轉經濟頽勢的舉措。

  第二,以化解風險解決矛盾為關鍵,確保金融發展不產生新的經濟風險。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