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張亞中論蔡英文的難如何解

http://www.CRNTT.com   2016-04-26 00:23:13  


 
  本文在討論,蔡英文可能的思考選擇是哪些?是否能夠解紅綠的結?本文認為,仿照2000年陳水扁“四不一沒有”的處理方式,借殼上市的“憲法”說”,以及選擇向美日靠攏的策略,均不能解開蔡英文的結。“分治不分裂”的主張是蔡英文現在能夠走的唯一的一條路,停止“去中國化”的操作,回到“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認同論述,才是兩岸未來能夠確保和平發展的基礎。

  2.0版的“四不一沒有”,可解蔡英文的難?

  如果蔡英文在520也仿照陳水扁在2000年時提出“四不一沒有”,或是2.0版,兩岸關係能現曙光? 

  2000年陳水扁在就職演說中宣示“四不一沒有”。當時因為這個重大政治宣示,以及台灣正處於921大地震後的哀傷重建情緒中,讓兩岸之間可能的衝突暫時消沉。同年6月20日陳水扁在接見美國亞洲基金會訪問團時,曾明白表示願意接受兩會於1992年達成的“一個中國”共識,兩岸機會之窗再起。

  但就在次日,蔡英文以陸委會主委的身份發表“緊急澄清”新聞稿,明確表示兩岸從來沒有在“一個中國”原則上達成過共識,公開打臉陳水扁,否定“九二共識”。陳水扁接受李遠哲的建議,在2001年元旦文告中提出“兩岸統合”的主張,讓兩岸關係又有了想像的空間,但是當時的蔡英文、邱義仁均不認同,統合的實踐因而根本沒有起步。2002年陳水扁公開提出“一邊一國”後,“四不一沒有”走入歷史,後來的六年,兩岸處於不信任的狀態,雖有零星的互動,但整體而言,兩岸關係是冷颼颼的。

  紀錄顯示,曾經是在兩岸關係有可能由寒回春時卻扮演“急凍人”的蔡英文,如果再提出類似的“四不一沒有”或2.0版,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她人格與誠信的檢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