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中評論壇:新情勢下兩岸機遇與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9-02-11 00:03:47  


 
  韓國瑜不是政治素人,他當過三屆“立委”,在“立法院”打過陳水扁,這次選舉時他是國民黨高雄黨部主委,這和柯文哲、特朗普不一樣,後兩者是從醫生、商人直接投入選舉。但韓國瑜在國民黨內一直是邊緣人物,是國民黨的“棄將”。韓國瑜是倒逼式的被動參選,並不是前幾年就有規劃主動參選,因為他從邊緣而起,不僅民進黨打壓他,國民黨也不理他,他曾16年失業,說實話如果沒有這些打壓,也成就不了韓國瑜。因為蔡英文要把北農職務給吳音寧,擠走韓國瑜,國民黨也長期不支持韓,但韓在競選國民黨主席時已經表露出自己要從邊緣“拔地而起”,有了那次動作之後又有了這次南下高雄。受排擠的因素倒逼韓在政壇做更大的事,他帶著問題來參選,更能貼近選舉的實情,這些問題符合老百姓期盼,所以取得成功,某種意義上算是“台灣的特朗普”。韓在競選中很多訴求是平民化、接地氣的,印證他具有庶民政治的特質,也呼應了庶民政治的潮流。從競選主張看,他的口號“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就是宣佈“高雄要改革開放”,而“陪睡說”是典型的特朗普式糙話。他敢說,雖然遭到非議,但吸引很多民眾。還有“高雄又老又窮”,說出大家的心裡話,是對經濟民生現狀的尖銳揭露,還有“北漂”話題能打動青年人及其家長。

  雖然“九合一”選舉中,兩岸議題不是主軸,但兩岸統獨問題也是重要的“襯景”。最終民生議題超越統獨操弄,選民接受韓國瑜,說明選民回歸“經濟人”、“理性人”。但也有點議題交叉,韓國瑜敢說“九二共識”,明確反台獨,還高票當選。當然也有人認為韓的“九二共識”和大陸不一樣,是又一個吳敦義。總之,庶民政治超越政黨分野,盯住民生利益,盯住基層訴求,盯住庶民群體,它產生的影響力、衝擊波是“藍綠板塊”的觀點解釋不了的。

  今後島內政治走向,第一形成了新的“地方包圍中央”的局面,國民黨拿下15個縣市,包括3個都,對民進黨的執政形成制衡,對2020選舉的影響還要觀察。第二是“韓流”有較大外溢效應,擴散到台中、嘉義市等,波及到南部其他縣市,還有北上效應。第三,“韓流”是否有持續效應,甚至成為未來台灣政治的主流?能否扎實落地,要看韓當市長後的措施及執行情況,在高雄能否有好的治理效果。其實民進黨大敗,除了桃園鄭文燦外,都是因為治理失敗,庶民就看這個。另外,韓現在是市長,對未來有何考慮,是否攻取2020年大位?國民黨內部也有“地方包圍中央”的現象,尤其是3個都的市長,是大的諸侯,影響力更強。韓能否成為國民黨新的共主?這次選舉後,老一代部分人物將要退出國民黨內的舞台,新一代將成為主流派,接下來要看國民黨內的權力分配。

  說一些建議,大陸這次採取靜觀姿態,以靜制動,今後應該以底線思維和區間思維相結合,要“以我為主”,放手做好台灣人民工作,“以人民為中心”,落實中央“31條”和各地的惠台措施。更加關注韓國瑜、柯文哲、盧秀燕、侯友宜等人,做好台灣地方諸侯的工作,擺脫過去對台工作的“藍綠思維”、“大佬思維”、“精英思維”傳統,要關注地方派系和庶民政治作用。再有加大地方交流,比如城市之間的,高雄應該是重點。還要加強和民間團體交流,很多民間團體就是地方派系,比如農會漁會,有的是綠營背景,這次在王金平整合下表態支持國民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