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印日聯手制衡中國如何化解

http://www.CRNTT.com   2010-10-27 11:29:28  


25日,印度總理辛格與日本首相菅直人在簽訂協議後握手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訊/無論在亞洲還是全球,一些國家要結成制衡中國的聯盟並不容易,很少有國家願意犧牲和中國巨大的經濟利益而與日印結盟應對中國,而僅靠印日聯手對付中國顯得勢單力薄。中國一要加速自衛性質的軍事現代化,二要繼續以經濟方法為主體的和平崛起道路,只要二者並行,印日聯手制衡中國並不難化解。光明網《光明觀察》今日刊發評論員邱林的文章“印日聯手制衡中國能否得逞”,其內容如下:

  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從10月24日起開始對日本開展為期三天的訪問,日本和印度媒體對於辛格的“日本之行”評價頗高。日印兩國媒體一方面為兩國在經濟和安全等領域“卓有成效”的合作而“歡欣鼓舞”,另一方面不忘借此重彈互相聯手制衡中國的老調,制約中國的發展似乎已成為兩國的共識。(10月26日環球網)

  印度官方人士認為,在日本意識到自己的對華政策處於麻煩之中時,印度正趁機鞏固與日本的戰略關係。因為日本及美國都對中國的崛起抱有很大擔憂。作為美國的重要盟友及核合作夥伴,印度的興起可使日本將其戰略焦點從東南亞和中國轉移開。印度應趁目前的“最好時機”與日本共築一道障壁,以制約中國的發展,把中國“將死”。

  隨著中國崛起導致亞洲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作為近鄰,印度和日本都感受到了壓力,兩國加強政治、軍事合作也有了現實動機。尤其是中日釣魚島衝突事件發生後,日本開始重新評估對華關係,而日印之間的全面政治、軍事合作隨之升溫。憑印度目前的實力,要想像美國那樣從多個方向“圍堵中國”,顯得很不切實際。從長遠看來,印度積極接近日本,勢必對中國產生影響,對地區政治、軍事格局的轉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部分印度人看來,中國的崛起讓他們心生不安,他們積極擴大同日本的合作,只是其制衡中國的眾多舉措之一。曾有印度官員就此表示,將在更廣泛的地域內追求他國對印度的“外交好感”。一個月前,印度外交秘書拉奧曾在緬甸仰光,同所有印度駐南亞國家的大使和高級專員會晤。僅僅從會議舉辦地就可以看出,印度已經把亞洲諸國看作同中國競爭的“戰場”。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印度近幾年先是同日本簽署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又和韓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同時積極發展同越南的關係並開始向河內提供武器裝備和人員培訓,甚至悄悄同台灣當局拓展交流渠道。明眼人都能看出,印度顯然試圖在與中國利益攸關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布局,希望能在未來同中國的交鋒中擁有更多籌碼。

  印度之所以有些人,其中部分是政治精英,樂於成為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制衡中國的響應者,首先是他們認為削弱中國有利於抬升印度在亞洲乃至全球的地位,並認為印度要爭奪亞洲領導權,中國是最大的障礙。其次,他們認為通過常規良性競爭,印度很難在短時間內趕超中國,只有採取非常規動作才有可能領先中國,這個非常規動作不排除和日本聯手。

  回過頭來看日本,日本一些政要對日印聯手制華也十分熱心。去年8月,日本前首相安倍訪印時發表演講,希望印度和日本、美國、澳大利亞一道建立“反華同盟”,印度官方雖沒正面回應,但一些官員私下表示“這個想法不錯”。實際上,日本除了加強與美國謀求對等的地位外,還與印度、韓國、澳大利亞以及越南等國家加強政治、軍事關係,一旦亞洲局勢變化,日本民意變化,走快速發展核武的道路可能性大增,這對中國是巨大威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