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廣場協議 日本當年到底失誤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0-10-23 09:15:57  


日本的經濟困境是廣場協議導致的?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訊/鑒於一場牽涉甚廣的“匯率戰爭”的硝煙似正彌漫於不少經濟體,今、明兩天將於慶州舉行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將第一次對此進行仲裁。一旦分歧太大,韓國政府擔心下月首爾G20峰會將成為主要國家間的“匯率戰場”。

  說到匯率戰,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25年前的“廣場協議”。其實,廣場協議並非是日本一家被迫與美國簽訂城下之盟,而是諸多國家都與美國簽署了這個協議。1985年9月22日,美國財政部長貝克、日本財長竹下登、前聯邦德國財長斯托登伯、法國財長貝格伯、英國財長勞森等五個發達工業國家財政部長及五國中央銀行行長在美國的紐約廣場飯店(Plaza Hotel)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的協議,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序地下調,以解決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

   “廣場協議”簽訂後,上述五國在國際外匯市場大量拋售美元,繼而形成市場投資者的拋售狂潮,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廣場協議前一個交易日,美元兌日元收盤於240.10,而9月底則收盤在216.5,到了1985年12月31日,則收盤在200.25。到了1988年1月底,美元兌日元最低到過120.18。1995年,美元兌日元創造了79.70的歷史低點。廣場協議2年多後,日元第一輪升值結束,最大升值99.78%,而10年後,日元已升值了201.26%。

  不少人根據以上的數據,一口咬定日本在上個世紀90年代和2000年後的經濟困境是廣場協議導致的。這種認識非常膚淺,完全是搞錯了日本經濟困境的根本原因。應該看到,在廣場協議以後,當時的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以及英鎊,兌美元同樣有幅度非常大的升值。廣場協議前後,從1985年1月至1987年年底,馬克升值了101.27%,法郎最大升值了100.55%,英鎊升值了66.98%。而瑞士法郎、意大利裡拉等許多貨幣在這期間都兌美元有大幅度升值。這些國家都沒有發生日本失去十年、再失去二十年的遭遇。這說明日本的問題不具有共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