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獨的“和而求同”──百姓在哪里?

http://www.CRNTT.com   2011-03-02 14:13:30  


 
  自古中國不是實體,而是關於道統的想象與傳承的責任。道統像是一個舞台,來則中國,去則不中國。凡是在道統檢視下的,就變成是中國,所以舞台本身就是和而不同,就像一國兩制也是和而不同的一種實踐,這時若畫蛇添足說要與中國和而不同,是很奇怪的,無怪乎引人質疑其動機僅只是要強調兩岸不同。

  無論如何,一旦在觀念上假定中國是一個實體,台灣是另外一個實體,那任何實體與其他實體之間當然不同,就算是雙胞胎也不可能同。那是誰把中國在概念上轉變成一個實體,從而與其他實體之間在觀念上必須互斥呢?

  那些在兩岸與大洋之間穿梭不息的商賈學旅、新親舊緣,誰算中國,或不算呢?就在當下,那些把阿拉伯世界動蕩的訊息來回傳遞,希望在中國引發民眾效尤的網脈中,其中有華裔的,有流亡的,有關心中國超過關心本國的浪漫主義者。那他們之中誰算中國,誰不算呢?

  如果都不算,兩岸之間變成就只能是當權的人之間的互動,那不就成了是同而不合了嗎?這也就完全抵觸台北朝野的主張。民進黨思考兩岸關係若不考慮兩岸百姓實際的狀況,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若說空洞,當權的人忘記百姓已經超越政治實體,跨界融合,那才是空洞。
  
  二十年來,大陸姑娘嫁在台灣人數的日益攀升,但不少台灣人仍然有意無意把她們當成是中國人在設想,見證了中國本無固定邊緣,當然也反證了台灣沒有固定邊緣。沒有邊緣,又豈能視為實體?

  把一個不存在的實體想象成是一個實體的立即效果,就是製造入侵的恐懼感與防衛的姿態。

百姓在哪里?

  考慮到百姓之間的跨界活動,就會發現,在民進黨要防衛的台灣里,早就有所謂中國,在被防備的所謂中國里,更處處是台灣。在實體中國的概念下,只能把戳破實體假象的流動過程,命名為入侵,把在此一過程中充滿動能的人民,隨時可以當成是奸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