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伊拉克 美國兵真的要撤了麼

http://www.CRNTT.com   2011-10-27 15:02:00  


 
  馬利基本就是個弱勢政府,成立過程中曾創造連續289天組閣失敗的“世界紀錄”(最近被比利時打破),成立之後,各派部長的爭相辭職,和地域、教派的彼此爭鬥,令這個弱勢總理頭痛不已,如果不顧各派勢力和民意的反感,強行“留客”,對美軍的積怨就可能集中轉向“軟柿子”馬利基。而恰在此時,當慣了“老大”的美軍又不合時宜地提出,應給予“協助培訓”的留伊美軍以部分刑事豁免權,這在伊拉克各界看來,無異於殖民時代的“治外法權”,以美軍軍紀之狼藉,一旦獲得這種豁免權,他們豈不還是伊拉克人民的“太上皇”?迫於各派的強大壓力,馬利基不得不挺直腰杆,宣布“諒難接受”美軍在2012年1月1日之後,仍舊在伊拉克境內享受刑事豁免權。在這種情況下,師出無名的美軍也只能打道回府。

  美國在伊拉克最高峰時駐軍16.5萬,如今則有3.9萬。共和黨一直主張,在伊拉克維持1.5-1.8萬軍隊,以確保“最基本的反恐需要”和對伊朗的震懾,而一些防務專家更認為,美國駐伊軍隊不應低於2萬-3萬人。而近來美軍的“要價”已跌至3000人左右,此次奧巴馬宣布後,更減少到可憐的150人,這些人,只能以使館警衛隊的資格留在當地。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日前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鑒於美國1.43萬億美元的債務虧空,五角大樓將在未來10年內面臨最少3500億美元、最多1萬億美元的預算削減,這迫使白宮和五角大樓不得不對駐伊美軍揮刀,而這筆開支是軍費外單列的,一旦對伊拉克軍事行動使命結束,卻仍要在當地維持大規模軍事存在,新的費用恐不得不計入來年軍費預算,這將會造成“撤軍、預算卻增加”的尷尬局面,要麼不撤,撤就撤空,倒不失為一個省錢的妙法。

  共和黨人卻不這樣看,前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等均指責撤軍是“奧巴馬的政治秀”,是“為了選情不顧美國戰略大局”。原本靠“拼內政”、“拼福利”、“拼經濟”口號上台的奧巴馬,如今卻在這些領域焦頭爛額,反倒因擊斃拉登和在阿富汗減少兵力,以及低代價消滅卡扎菲,而在外交領域獲得一些誇耀的本錢,利用美國選民的反戰情緒,將“布什和共和黨的伊拉克戰爭”在自己第一任期的最後一年伊始,用自己的手畫上句號。不過這是步險棋:馬利基政府的確孱弱、缺乏自衛能力,一旦美軍全撤,伊拉克各路勢力很可能乘虛而上,處處和美國對著幹的伊朗也不會作壁上觀,倘出現這樣的局面,奧巴馬的一盤選舉好局,就會驟然變成對手集火攻擊的軟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