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光音:南海爭端,中國已被逼到了戰爭邊緣

http://www.CRNTT.com   2012-05-17 09:30:26  


 
  戰爭的作用不僅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中顯露無疑,在一國內部的利益博弈中也不可忽視,但在博弈規則已經成熟的國家,對待戰爭的態度在政黨輪替中顯然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俄羅斯,普京“大帝”再度上位。雖然此次反對聲音驟然增多,但正是由於他的強勢,使得那些曾經呼風喚雨,讓俄羅斯人民深惡痛絕的寡頭們一個個翻身落馬、身陷囹圄,使國家的秩序和市場的規則得以重新建立。也正是他的強勢,普通俄羅斯民眾顯然更認為普京可以帶領他們實現強國夢想。人們有理由相信,一旦俄羅斯需要戰爭,那麼普京就是那個願意作出決策的人。

  美國,奧巴馬迎來了來勢汹汹的對手,但奧巴馬早已提前布局。擊斃拉登、結束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被視為奧巴馬任內的最重要政績,隨著美國2012年大選的日益臨近,奧巴馬顯然以“戰爭終結者”的形象來體現他對於戰爭的掌控能力,他說:“結束戰爭比開始戰爭更困難。”這無異於在說:“我所做的事比布什更困難”。同時,這種舉動也是質疑他的對手羅姆尼無此魄力和能力。

  法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國家。法國的中央集權傳統,正如社會學家托克維爾所說,可以上溯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舊制度,選擇政治強人當政,歷來是法國的傳統,奧朗德上位,首次打破了這一傳統。奧朗德的當選,是政黨輪替規律中對舊執政黨不信任後的新選擇,人們對現狀不滿並要求變革時,會把機會送給反對黨。但這位沒當過政府部長,沒致命弱點,甚至“沒有做過決定”的“三無人員”究竟是否會成為一個合適的領導者,這只能留給時間來證明。

  最後,我們仍然要強調,戰爭,從來都不是唯一的選擇。(本文略有改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