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岩島與美國的亞太棋局

http://www.CRNTT.com   2012-05-23 09:29:00  


 
  當然這並不代表美國不會為自己的未來打算。美軍“北卡羅來納號”核動力潛艇近日停靠蘇比克灣,儘管菲方稱美國在4月初就已提出申請,美國也強調潛艇只是例行停靠,但還是被菲律賓政界和輿論普遍解讀為美國支持菲律賓。當然,這也招來了菲律賓一些民間團體的示威抗議,認為美國是在給已經走到懸崖邊的中菲關係火上澆油。

  其實這正是美國現階段的南海戰略所在:雖然菲律賓不是盟友,但美國也不願意看到中國和南海周邊其他國家太快達成合作開發的共識,導致美國失去在南海分一杯羹的機會。

  筆者認為,南海問題應以力促雙方回到談判桌前為主,推動地區經濟合作、共同勘探、共同開發,才是正道。

  一味喊打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反而會激化矛盾。

  美國對亞洲自貿區的提議一直抱有戒心,擔心隨著亞洲經濟一體化,東亞及東南亞各國在經濟上彼此之間的關係會愈加緊密,會使美國在這一地區的政治影響力逐步下降。

  麥凱恩5月14日在同一場合也說了,美國更重視亞洲的戰略不是為了遏制中國或在亞洲尋求新冷戰,而是為了維持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和領導作用。

  因此美國採取與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建立自貿區,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進行軍事合作,並利用東亞地區地緣政治特點——即普遍存在的領土主權爭議來施加影響,通過經濟、軍事、政治等手段多管齊下,制約東亞地區的經濟一體化進程,以維護其在亞洲的利益與領導地位。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自2002年提出至今已經十年,但談判之門卻遲遲沒有開啟的根源,也在這裡。

  尤其目前美國經濟遭受金融危機打擊,對外經濟援助減少,只能利用其他手段來補救其下降中的影響力。其手法就是模糊在主權問題上保持中立的態度,給某些國家的政治領導人以想象空間,利用歷史遺留的主權爭議挑起各類事端,來分化東亞及東南亞各國之間關係,阻礙區內經濟交流的開展。

  美國這樣做,既避免了與中國發生直接的正面衝突,又能利用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矛盾來為美國在亞洲謀取經濟、軍事利益的最大化,繼續維護其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影響力。

  這樣的局面,動武難道不更像是一個美國希望的陷阱嗎?

  (作者系第一財經頻道駐香港記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