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兩岸南海漁業資源共同開發有可為

http://www.CRNTT.com   2012-07-23 00:13:53  


 
  邁向深海:重點開發大洋性漁業資源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所南海水產研究所的邱永松研究員作了題為“南海大洋性漁業資源開發利用對策建議”的報告。報告分析了南海大洋性漁業資源及其利用狀況和開發、利用南海大洋性漁業資源的重要性,並對南海大洋性漁業資源的利用提出對策建議。

  在主要考察了鳶烏賊和金槍魚兩種南海大洋性漁業資源的基礎上,邱永松研究員指出,南海鳶烏賊資源目前還處於輕度利用狀態,具有開發潛力;而南海金槍魚資源儘管為中國台灣地區和越南的漁船所利用,但是如果中國大陸漁船通過燈光罩網技術以及利用鳶烏賊與金槍魚的食物鏈關係仍然具有開發金槍魚資源的潛力。

  他認為,利用南海大洋性漁業資源的重要性在於:第一,緩解或部分轉移近海捕撈壓力。第二,建立歷史漁獲記錄。如果南海大洋性漁業資源未來實行共同開發與管理,中國大陸地區就可改變目前歷史漁獲量為零的局面而爭取談判的有利地位。第三,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漁業開發可以成為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以及對周邊海域主張歷史性權利的重要依據。為此,邱永松提出了一系列發展外海漁業資源的對策及建議:國家應重點發展與鼓勵大型燈光罩網漁船的改建、調整漁業管理措施、建設外海漁業安全保障設施以及開展大洋性漁業資源利用的關鍵技術研發。

  作為回應,台灣業界代表陳柱龍先生與雷祖綱先生從實務出發,認為燈光罩網技術不是規模化開發金槍魚資源的有效手段,而應該採用延繩釣技術。大陸所具有的鮪魚延繩釣技術若能與台灣聯手,將會重拾中國人在這一水域的壟斷地位。業界代表同時提出了一項配套設施的完善計劃,其中包括建設漁獲集散港口以支持漁業資源的市場開拓。

  台灣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的張水鍇副教授就漁業資源開發與資源保護及配額的關係問題指出:金槍魚作為高度洄游魚種,對其捕撈必然會受到國際組織的配額限制以及海洋生物保護團體的干預,因而爭取配額的前提是建立可靠的漁獲資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