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厲以寧:中國的城鎮化道路怎麼走?

http://www.CRNTT.com   2013-10-31 09:58:35  


經濟學家厲以寧
  中評社北京10月31日訊/10月14日,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辦的“中國經濟十月談”報告會上,以《改革談:大國經濟該從哪里升級?》為主題發表演講。

  鳳凰評論發表文章介紹,厲以寧認為中國改革是從產權改革開始,但到現在為止,產權改革並沒有結束,主要表現在農民還沒有成為市場主體,厲以寧認為家庭農場主是中國未來農民的走向。

  厲以寧表示,目前的兩種戶口制度,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導致農民無法與城鎮居民獲得平等的權利。厲以寧提出城鎮化必須走老城區加新城區加新社區的路子,新社區就是今天的新農村,從而實現公共服務,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用社區管理的方法來管理新社區,也就構成中國城鎮化的一部分,中國要實行就地城鎮化。

  同時,厲以寧認為人的城鎮化是當前城鎮化的主要問題,人的城鎮化以生活質量提高為主,而一個農村戶口轉為城市戶口需要公共開支13萬元,厲以寧預測資金從哪里來是下一步城鎮化過程中所要解決的問題。厲以寧指出,通過賣地解決地方財政的老路不能再走,而向銀行借款又蘊藏著金融風險,他建議可以學習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經驗,必須要政府投資的就由政府投資,而屬於企事業單位性質的,如自來水廠、電廠都可以用進行市場化運作,發行公共投資基金券。

  以下為演講實錄:

  中國城鎮化提出的背景

  當前的中國處在雙重轉型階段,什麼叫雙重轉型?一是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轉向現代化社會;二是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轉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雙重轉型是交叠在一起的。

  轉型問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有所研究,因為當時在亞洲、非洲有大批的附屬國、殖民地獲得獨立,主要研究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體制轉型也會提到,但主要研究從傳統的前資本主義經濟體制轉入資本主義體制。

  中國現在所面臨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我們是雙重轉型,同時,社會主義制度將繼續存在,這是全世界都沒有的。中國經濟學家也集體介入了這場大討論,30多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學家全參加了。你能說誰沒參加嗎?都在參加討論、探索,人數之多,全世界沒有。更重要的是,我們研究的是兩重轉型結合在一起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工業社會,如何實現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經濟學所研究的是擺脫傳統體制,中國研究的不是傳統體制,而是計劃經濟體制,這就是中國的特點。

  中國的經濟處在非均衡狀態,非均衡的狀態是很明顯的,中國屬於第二類非均衡。第一類非均衡是指在市場不完善條件下存在的非均衡狀態。中國的非均衡不一樣,是在市場不完善而又缺乏市場主體情況下的非均衡,這是第二類非均衡。西方國家的非均衡是市場不完善,中國還包含要重新構造微觀經濟基礎的問題,讓企業成為市場的主體,所以中國的改革一定要從產權改革著手。放開價格雖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的,因為沒有市場主體,就談不到非均衡狀態的消失。

  中國的改革從哪里開始?正是從產權改革開始。其中國有企業首先要變產權,成為產權清晰的主體。國有企業改革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但還是有一些問題。到現在為止,產權改革並沒有結束,主要表現在農民沒有成為市場主體,改了國有企業,但是農民沒有成為市場主體,中國經濟怎麼能發展起來呢?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提法,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說在中國要完善、建立家庭農場制,有家庭農場制,就有家庭農場主,這就是中國未來農民的走向。要進行土地確權,然後進行大規模的新農村建設,於是中國就推出了城鎮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