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 
中評論壇:重新冷靜看待習馬會!

http://www.CRNTT.com   2016-01-11 00:13:29  


 
  兩岸政治關係邁向突破

  因此,從這個大背景來看,我認為談習馬會的歷史意義,以下三點是值得重視的:

  第一個意義:共同確認了“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眾所周知,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在全國兩會“3.4”講話、會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等多個重要場合明確重申了大陸方面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底線即“九二共識”,國台辦發言人也明確指出“沒有‘九二共識’這一共同政治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建立的政治互信以及相關制度化協商就會坍塌”,但民進黨蔡英文至今仍不承認“九二共識”,僅以模糊的名稱上求同存異企圖蒙混過關,這也是海內外關心兩岸關係未來的人都對兩岸關係發展憂慮的根本原因。習馬會共同明確“九二共識”底線,就從兩岸執政當局領導人的角度將這一共同政治基礎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變成兩岸當局都應該共同遵守的基礎。只要堅持這個基礎,兩岸雙方在發展兩岸關係問題上就有創造無限可能的空間;反之,如果不承認這個基礎,兩岸關係就可能停滯甚至倒退。

  第二個意義是,共同確認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方向。在經過陳水扁主政8年的折騰後,兩岸同胞希望兩岸和平穩定,2008年以來兩岸雙方共同努力開闢了和平發展的道路,從恢復兩會領導人制度化協商,到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建立常態性溝通機制,以及簽署23項協議,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這些成果都來之不易,理應值得兩岸雙方和兩岸同胞倍加珍惜。習近平、馬英九在開場白異口同聲地強調“不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得而復失”、“和平局面要好好珍惜”,體現了兩岸雙方領導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決心與意志。

  第三個意義是兩岸攜手邁出了兩岸政治對話的新進程。這次兩岸領導人會面雖然“不簽協議、不簽公報、不發表聯合聲明”,這是個很務實的行為。這主要是為了照顧島內民眾的心理感受,也體現了兩岸問題的解決終歸是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來。但是領導人會面本身就有極強的政治意涵,我們可以簡單地回顧一下,不論是習、馬二位領導人的開場白還是事後的記者會,習馬會的議題其實是相當廣泛的,除關照兩岸同胞福祉的經濟民生議題外,雙方都不約而同提到振興中華和民族復興,而會談中涉及到的“九二共識”的內涵、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建立熱線、台灣參加亞投行和參與國際活動等,這些議題都是政治性的,因此說習馬會是政治對話,是兩岸政治關係邁向突破的一個重要開端一點也不為過。

  郭震遠:佳雁做了一個全面的闡述,下面還可以圍繞歷史意義、集中某一點、兩點做一個解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