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 
中評論壇:重新冷靜看待習馬會!

http://www.CRNTT.com   2016-01-11 00:13:29  


 
  其次,習馬會是大陸在民族復興的轉折之時,在台灣明年大選的節點上,對於自身重大核心利益堅決的維護。表明中國作為經濟大國、政治大國在兩岸事務及國際事務中的擔當,更表明習近平的膽量,也是國家總體戰略的一個創舉,更加深了對台政策的理論探索,標誌著兩岸進入領導人直接交流溝通的新階段。

  第三、習馬會將兩岸官方的交流溝通提高到最高級別,標誌著兩岸關係邁上新台階。1949年後兩岸處於隔離、敵對狀態。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民間的隔絕狀態才被打破,但官方的交流並無進展。1993年,“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標誌兩岸兩會建立制度化協商機制。2014年,國台辦和陸委會建立兩岸事務主管部門的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是兩岸官方交流的第二步。回顧兩岸歷史,發現兩岸關係由李登輝、陳水扁時期的危機四伏、幾近戰爭邊緣,到2008年馬英九執政後才實現兩岸歷史性轉折,進入和平發展軌道,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馬英九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兩岸政治互信不斷增強,也就有了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政治基礎。而“習馬會”則是把這種進展推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為未來的兩岸關係樹立了新標桿。這對兩岸接下來累積互信、增進瞭解、加強互動,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台海與亞太地區穩定,無疑都深具意義。因此,習馬會是一個“定錨”的會面。

  第四、習馬會的前提與基礎為“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對2016選後無論是國、民兩黨誰執政,都會產生制約,對明年可能上台的民進黨衝擊非常大。我們從蔡英文非理性的反對來看,實際上就是一種恐懼和擔心,她意識到如果未來民進黨不在這個框架裡運行的話,就會出問題。

  第五、習馬會的出發點是兩岸關係的推進,會面進一步凸顯了國民黨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能力,促使民眾更加去思考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及其是否具備穩定兩岸關係的基本能力。故習馬會除了提升馬英九個人在兩岸上的地位外,也會增強國民黨推動兩岸關係的信心。“習馬會”本身就是對馬7年多兩岸路線、成績的肯定,會面具有的“歷史性突破”意義,更加奠定了馬在兩岸上的地位。這有利馬卸任後繼續在兩岸上發揮影響力。可以預期,2016“大選”後的國民黨,無論是執政還是在野,仍會繼續走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

  第六,習馬會對台海和平、對整個東亞的穩定和世界的穩定都起著非常正面的作用。如果台海和平了,我們就可以把力量用到其他地方去。如果台海不和平,我們就要傾注很多力量到台海上來。台海和平,美國與日本的遏制中國空間就會縮小,正如包道格表示的那樣:“習近平與馬英九見面是要填補中國反制美國亞太再平衡區域地圖中遺失的部分。”這句話就說明瞭台海和平對東亞穩定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我相信未來習馬會的作用會逐步顯現出來。習馬會的意義百年之後評價會更加全面和客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