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經濟怎麼看?習式經濟學在下一盤大棋

http://www.CRNTT.com   2016-02-25 10:28:33  


 
  一個星期後,他又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演講時表示:

  要解決世界經濟深層次問題,單純靠貨幣刺激政策是不夠的,必須下決心在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給體系更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

  直至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會議熱詞。會議強調: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儘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新詞首次進入公眾視野是在2015年末。但關於結構調整的思考,早已體現在總書記的經濟學論述中。

  2012年,在廣東考察工作的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工作座談會,在談到經濟形勢時,他指出:

  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國際競爭歷來就是時間和速度的競爭,誰動作快,誰就能搶占先機,掌控制高點和主動權;誰動作慢,誰就會丟失機會,被別人甩在後邊。

  另一件大事,是抓住創新驅動。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有國際經濟形勢整體偏冷有關,但我們自身的的供給側、結構性、體制性矛盾仍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破解這些難題,必須銳意改革、大膽創新。對於這一點,總書記從多方面論述過。

  2013年9月,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他談到:

  創新驅動是形勢所迫……我國現代化涉及十幾億人,走全靠要素驅動的老路難以為繼。物質資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卻會越用越多,因此我們必須及早轉入創新驅動發展軌道,把科技創新潛力更好釋放出來。

  2014年12月,他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說得更具體:

  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我們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勞動力和農業富餘勞動力,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下降,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在許多領域我國科技創新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