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多層次、深港通、守底線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三個關鍵詞

http://www.CRNTT.com   2016-04-03 08:04:12  


  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日前,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批轉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50條,其中,第24條集中闡述了“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證券日報發表評論員一帆文章分析,“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適時啟動‘深港通’。嚴厲打擊證券期貨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不足80個字,清晰地概括了資本市場改革的三個關鍵詞。

  一是多層次。隨著主板市場的成長,創業板、中小板的成功推出,以及新三板市場的迅速崛起,包含區域性股權市嘗櫃台市場的多層次股權市場體系初步形成,“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漸漸從多年前文章中不斷出現的一句呼喊初步變成了眼前的現實,如今,隨著資本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交易品種的日益豐富,投資者隊伍的日漸壯大,以及這一市場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的越發重要,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改革和深化也自然提上日程。尤其在經濟轉型升級和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時期,資本市場改革也是供給側改革的部分內容,通過資本市場這一橋梁,為不同量級和屬性的經濟單位與資金供給實現高效對接,以低成本助力其實現直接融資、轉型創新、去杠杆,從而推動全面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

  二是深港通。在“滬港通”成功開通並運行一年多以後,在深港兩地交易所技術準備充分之時適時推出“深港通”已有水到渠成之勢。繼“滬港通”之後加快推出“深港通”,除了有效拓展投資渠道,豐富市場熱點,吸引更多海外資金回歸,改善市場投資者結構;還可以進一步實現兩地市償聯互通,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國內資本市場運作管理與國際接軌腳步,積極引導成熟的價值投資理念,提升股市穩定性。更重要的,滬港通與深港通,如同為中國A股市場裝上雙輪,讓資本市場在支持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落實轉型升級,對接開放戰略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三是守底線。回想起來,過去一年裡資本市場發生的劇烈波動令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想起來仍然不寒而栗。關鍵時刻,依靠監管層和政府強力穩定了事態的發展,沒有造成風險的進一步蔓延,維護了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定。近來,在每周的中國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幾乎都要通報若干違法處罰案件,滬深交易所每周通報處罰情況也成為常態,監管對違法違規的法治化高壓態勢已經逐漸形成。

  而新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對加強監管的表述則顯得更加柔性。在其有限的幾次公開誠中多次提及“保護投資者權益”,他認為,這是監管的基本底線和目標,加強監管本身就是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事實上,最廣大的中小投資者才是資本市場真正的中堅力量,是資本市愁力的源泉。投資者利益保護實現最大化,才是資本市場保持良性運行的保障,唯此,其在這一歷史時期所承載的穩定、轉型、創新等諸多功能和希望才有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