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智庫:《馬關條約》 影響現今東亞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6-10-20 00:28:38  


 
  日本至今沒有反省甲午戰爭形成錯誤的思想

  甲午戰爭使日本人對中國的看法開始轉變,對中國由敬畏、仰視到貶低、蔑視,演變為極端民族主義思潮。這種極端民族主義思潮,演化成為新的排外狂潮,為日本繼續向中國大陸擴張提供輿論支持。戰後,日本並沒有認真反省其侵略行為給東亞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以至於日本至今依然有人將對中國及東亞的侵略,錯認為日本戰爭的目的不在於侵略中國,而是為了幫助中國復興,共同對抗西方。近十年以來,隨著日本經濟的衰落,日本舊民族主義重新復活,從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到現任安倍晉三及其支持者對二戰、中國南京大屠殺、慰安婦問題的胡說八道,這些都不能不說是日本自甲午戰爭以來形成的軍國主義思想在作怪。

  美國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幕後推手

  美國自“黑船事件”叩開日本的大門後,就在東亞扶植日本對外侵略擴張,以達到美國的“利益均沾”。日本侵略東亞的整個戰略,都起始被日本人稱為“外交大恩人”的美國人李仙得。日本吞併琉球時,美國在背後大加支持。1874年出兵台灣時,更是出人、出謀、出利參與日本的侵台活動。中日甲午戰爭之時,美國更是公開偏袒日本,在馬關條約簽訂過程中,協助日本達到其利益的最大化。美國或在台前或幕後,在日本對外侵略擴張中,起著巨大的助力作用。美國卵翼著日本,使其成為一個供美國驅使和利用的國家。日本侵略朝鮮、琉球和中國的領土台灣,美國莫不贊助,原因是他們企圖假手於日本來達到自己的利益。另外,美國也盡可能挑撥中日之間的惡感,以達到用亞洲人來打來說亞洲人的分治政策。

  《馬關條約》影響還在繼續

  《馬關條約》已經過去百年,但其影響還在繼續著。日本戰後沒有認真反省其侵略行為給東亞人民帶來的痛苦,反而借助美國的力量,續想著軍國主義的舊夢。美國也沒有人反思自己在近代日本尋外擴張中所扮演的推波助瀾的作用,今天依然採取縱然日本的策略。日美還針對中國“量身定做”了新的防衛指標,規定:在日美雙方在東海和南海等海域實施共同的情報收集和偵察監視活動;在日本管轄的島嶼遭遇攻擊,在自衛隊實施奪島作戰時,美軍提供協力;發生危及兩國的宇宙空間安全和網路安全事件,日美雙方將採取聯合對處的合作並實現情報共享。

  日美新的防衛指針催生了安倍政府的“日本新安保法”。此法於3月29日零時起正式實施,標誌著日本正式解禁集體自衛權,可以捍衛盟國為由向海外出兵。“日本新安保法”的實施,使美國從主動派變成日本的協力派。而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日本通過日美同盟關係,借美國之力強化對日本周邊區域的管控權和防禦力量,讓自衛隊跟隨美軍走向世界,直接參與規模性戰爭,以保持日本在世界的軍事影響力和國家的政治影響力,對抗中國的海洋發展戰略。故我們在反思歷史之時,一方面要提早做好各種應對準備,同時也在提醒美國政府不要再重蹈歷史的覆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