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評智庫:如何應對台灣旅行法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8-06-30 00:29:59  


 
  國民黨奉行“不統不獨要和”的路線策略,心機極重,迷惑性大,實際上讓大陸處於無法發力的狀態:我說“一中”了,你不能打我;你說要和談,我說條件不成熟,民眾不答應。解決台灣問題,筆者一直主張大陸必須持有“主導”之勢,儘快改變被動應對局面,大陸要根據時代的要求,改變對國民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長期保持的模糊立場。強調大陸主張的“兩岸同屬一中”立場,不再模糊,堅決反對中國國民黨“一中各表”的“實獨”主張。把兩岸政治談判的底線,定位於台灣執政黨必須放棄各種明裡暗裡的“台獨”主張,也包括“一中各表”的“實獨”主張,台灣的政治組織必須先行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法律事實。

  (三)“一國兩制”與台灣未來。

  未來完成統一大業的基本策略是對台灣的執政黨要“硬的更硬”,對台灣民眾“軟中有硬”,不能一味懷柔。兩岸一家親,加快經濟和社會融合是我們的真情,但也不能遷就台灣民眾的分離分裂意識。“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政策主張,一定是附條件的,條件有三:一是統一不能無限期,2049是大限;二是大陸要清醒認知台灣大多數民眾沒有統一訴求的現實,丟掉幻想,充分準備,使大陸手上有充足的政策工具,“文武圍打”均可;三是大陸要有足夠的能力作為支撐,亮出明確的政策主張:港澳版的“一國兩制”是最後機會,根據2049大限,亮出有時間幅度的彈性時間表,台灣執政黨如若不予接受,大陸將要實行非港澳版的“一國兩制”“修正版”,甚至不排除武力統一。

  (四)交流融合與分離分裂。

   從《告台灣同胞書》迄今,近40年來,兩岸關係是“雙向增長”。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大成就是,交流與融合使得兩岸經濟依存度大大增強,大陸綜合實力不斷增長,對台話語權增加。但大陸的親情善意未能感化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恐懼、戒備,在民進黨和“台獨”分裂勢力挑釁之下,大陸的反制措施成了“台獨”政客和媒體煽動“仇陸”的口實,特別是在台灣南部地區,一個時期以來,大陸對台政策被當成“喊話”,或被選擇性利用。

  我們必须面對現實:民進黨及其“台獨”勢力,成功地將台灣與“中國”區隔開來,使台灣民眾將中國判斷為敵人或敵國。台灣政客非常嫺熟地對付和瓦解大陸的對台政策,大陸的政策效能弱化。兄弟反目,勝似仇敵,當確信親人成為敵人的時候,“同胞”的溫情基本不起作用。“台獨”政客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大陸的政策主張,一律被視為“統戰”。台灣民眾對大陸首先是政治疏離,即對大陸制度的不認同,“中國”與文化、血緣無關,“中國”已經成了政治符號;其次文化上的逐漸疏離,民進黨千方百計割斷台灣與大陸的文化聯繫,培養台灣文化優越感。政治與文化不認同的最壞結果,也可能導致族群認同上的異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