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面對金融海嘯 德國人何以神定氣閑

http://www.CRNTT.com   2009-04-27 08:05:19  


德國總理默克爾。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 攝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訊/《上海證券報》日前登載張祖謙文章:“面對金融海嘯德國人何以神定氣閑”。文章指出,較好的社會保障和大量適應性強、商業信譽良好的中小企業是德國人能夠泰然面對金融危機的兩大原因。全文如下:

  這次金融危機對許多歐洲國家簡直是飛來橫禍,不僅經濟嚴重受損,還引發了政治和社會動蕩。到目前為止,冰島、希臘、法國和英國等國發生了大規模示威抗議事件,捷克、匈牙利和拉脫維亞三個國家的政府相繼倒台。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歐洲頭號經濟大國——德國卻風平浪靜,看似一片神定氣閑:總理默克爾及其領導的基民盟在國內的支持率仍居高不下;3月下旬發生在首都柏林的示威活動參加者僅有數千人,遊行隊伍稀稀落落,一點不成氣候;隨著春天的來臨,德國人或者趁石油價格大跌而駕車出游,或者與親朋好友在商業大街兩旁飯店和咖啡館的露天座位上聚會,悠閑地享受美食、親情、友誼和明媚的陽光。有報道說,在民意調查中只有13%的德國人說他們的個人經濟狀況因金融危機而變糟。

  這樣的情形,不僅外人看不懂(美國《新聞周刊》的記者驚訝地說,德國人似乎還快活地生活在金融海嘯發生以前的時光裡),連德國主流媒體之一的《法蘭克福匯報》也不解地問:“為什麼德國還這麼平靜?”事實上,德國受金融危機打擊的程度絕對不比其他國家輕。法蘭克福股市下跌了41%,高於同期美國道瓊斯指數39%的下跌幅度。金融危機爆發後,德國汽車業和機器製造業接到的訂單幾乎減少了50%。另據有關預計,德國經濟萎縮的幅度也很高,今年GDP將縮水5.3%,高於英國的3.7%和法國的3.3%。

  為了解釋德國人何以面對金融海嘯泰然處之的現象,專家們提出了多種分析。有的說,大多數德國人的住房是租的,而不是以按揭方式購置的,因此房地產業不易泡沫化;有的說,德國失業率雖然從去年12月起上升,但到今年3月僅升至8.6%,與經濟形勢較好的上世紀80年代相仿;有的認為,炒股的德國人不多,金融資產在德國家庭資產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不高,因而金融危機對大多數德國沒有什麼大的影響;有的甚至說,經歷過戰敗、惡性通貨膨脹和戰後經濟崩潰的德國人,對經濟困難的耐受力比較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