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盡快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是明智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09-08-08 10:25:03  


  中評社北京8月8日訊/新華社8月5日播發了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經濟對話聯合成果情況說明,其中稱,美方承認中國在市場改革方面不斷取得的進展,並將切實考慮中方關切,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文章表示,在當前美國經濟仍處於內外交困的時期,盡快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是其最明智的選擇。

  一直以來,美國商務部對市場經濟地位都有若干個法定要求或者說標準:貨幣的可兌換以及金融參數形成合理化程度、勞資雙方工資談判的自由程度、設立合資企業或外資企業的自由程度、政府對生產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政府對資源分配以及企業的產出和價格決策的控制程度、商業部認為合適的其他判斷因素。此外,美國商務部還特別關心出口國的出口管理,比如在法律上,政府是否在控制企業的出口活動,包括對各個企業的經營和出口許可有關的限制規定,任何對企業減少控制的立法等等。美國商務部通常還要考慮以下因素:出口價格是否由政府確定或須由政府同意;出口商是否有權協商合同條款並簽訂合同或其他協議;出口商在選擇管理層時是否不受政府限制而有自治權;出口商在分配利潤和彌補虧損上是否有獨立的決定權。

  文章稱,承認市場經濟地位有一定標準這無可厚非,但把這個標準絕對化、簡單化是不可取的。市場經濟標準的框架不是絕對的,應是一個以各國市場經濟的共同性為主、差異性為輔的豐富多彩的市場經濟區間。美國承諾盡快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正是擱置爭議、認同市場經濟區間說的突出表現。

  事實上,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日臻完善,中國當前經濟自由度指數已超過許多被美國承認為市場經濟國家的轉型國家或發展中國家,而在本世紀初,中國經濟市場化程度就已超過市場經濟臨界水平。

  文章分析,長期以來,美國之所以不願意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可能既有經濟上的打算也有政治上的考慮,所謂市場經濟地位往往是美國實施貿易保護的借口和與中國進行談判的籌碼。當今時代,在國際經濟的遊戲規則下,是否尊重客觀事實對一國市場經濟地位進行公平公正的認定,這實際已成為一種話語強權。

  根據世貿總協定的規定,當一國出口產品價格以低於該產品在本國市場的價格出口時,即可被認為是在傾銷。由於中國是以“轉型經濟”國家而非“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國家的身份加入世貿組織,其出口產品極易成為反傾銷調查的對象。再加上由於美國等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其示範效應和聯動效應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和加深的形勢下,令中國本來已經非常嚴峻的貿易形勢進一步惡化。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08年,中國遭遇反傾銷調查73起、反補貼調查10起,分別占全球案件總數的35%和71%,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遭遇反傾銷最多的成員,連續3年成為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成員。又據商務部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產業和企業已經遭遇了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60起各類“貿易救濟調查”,涉及金額達82.67億美元。中國只有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進口其產品的國家才不會使用甚至濫用反傾銷調查手段,中國的外貿環境才能逐步得到優化。

  在全球經濟交往中,實力決定一切。目前,美國在既有求於中國又想遏制中國發展步伐的矛盾的經濟戰略驅動下,最終還是做出了加強與中國密切合作的戰略選項。因為中國目前外匯儲備的70%用於購買以美國國債為主的美元資產,美國實行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如果不依靠中國增持美國國債,就會束手無策。在世界上的最大債權國與最大債務國的對話中,中國似乎底氣也顯得更足。更何況在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全球經濟嚴重衰退大潮下,中國經濟呈現出少有的亮色。當前,對於力求經濟轉型和日漸在國際經濟舞台上嶄露頭角的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參與重新制定國際經濟規則、分享更多話語權的難得機遇。

  文章指出,這次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開局良好。希望美國能信守承諾,為兩國加強戰略與經濟合作、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秩序新格局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