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共同體:兩岸統合與第三憲的樑柱

http://www.CRNTT.com   2009-10-08 00:27:17  


兩岸的未來如何構建,需要實踐,也需要學者從理論上作深入的論述。
  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在《中國評論》十月號發表專文《共同體:兩岸統合與第三憲的樑柱》。作者強調:“如果說,兩岸‘承諾不分裂中國’是兩岸統合與第三憲的基石,那麼‘共同體’就是兩岸統合與第三憲的樑柱。”文章內容如下:

  前言:兩岸交流無助認同嗎

  筆者所提“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中第五條是“兩岸決定在雙方同意之領域成立共同體,以促進彼此合作關係”。(詳請見,《中國評論》2008年10月號)。如果說,兩岸“承諾不分裂中國”是兩岸統合與第三憲的基石,那麼“共同體”就是兩岸統合與第三憲的樑柱。

  2009年9月上旬,筆者出席由全國台灣研究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與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在南京共同舉辦的第十八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在會議中,旅美資深的熊玠教授與兩岸著名的張麟徵教授,不約而同地在他們的論文中提到一個問題,即為何馬英九上台以後,支持統一的民眾並沒有增加,支持台獨者反而增加?

  熊玠教授在其大作〈論“台灣地位”與“一個中國”之關聯與正當性〉一文(全文另可見《中國評論》2009年8月號)中引用台灣《遠見》雜誌今(2009)年5月份的民意調查,“贊成‘終極統一’人數的下降率,比贊成‘終極獨立’人數增加率高過近三倍”,並稱“這個現象,在其他機構(譬如《中國時報》)主辦的民調結果也得到旁證”。張麟徵教授在其〈暗礁難擋激流:論和平發展的目的與過程〉一文中也將《遠見》雜誌從2003年10月到2009年5月間有關統獨的民調做一分析後,明確地表示:“支持統一的支持度最低8.3%卻是出現在馬英九執政周年時”。(註:2009年5月民調為: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維持現狀56.4%、獨立25.4%、統一8.3%;民眾終極統獨觀:48.5%認為最終應該獨立、16.2%認為最終應該統一)

  熊玠教授認為,造成這樣的結果主要原因是“由於民進黨自2000年以來有系統‘反中國化’(甚至篡改教科書)的作為與理論蠱惑民眾所導致的結果”。張麟徵教授則稱“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馬英九執政,‘獨’的勢力反而更為上竄?是因為馬英九主張‘不統’、‘獨台’的加持嗎?”,並認為兩岸認同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2009年7月2日,民進黨籍的梁文傑先生在《中國時報》發表〈當李登輝重拾‘柔性台獨’〉一文,明確地表示,“過去一、二十年的真正趨勢是,‘兩岸交往越多,界線越明’,獨派團體的憂慮並沒有成真,北京的期待也證明只是幻想”。梁文傑先生並引述台灣《聯合報》的民意調查稱“在1997年,外省族群中有五成六自認為是中國人,只有兩成二自認為是台灣人,到了2009年,只有兩成四自認為是中國人,四成五自認為是台灣人。”

   梁文傑因此下結論稱:“所以,只要有耐心,時間其實是站在台灣這一邊的。台灣獨立於中國畢竟已經六十年了,只要沒有強制性的大中國教育,絕大多數人都會希望保有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如果我們能把台灣現狀再保持幾十年,誰還會贊成統一,中國又還有什麼動力來推動統一?”梁文傑最後更加肯定“柔性台獨”的策略,因為“‘柔性台獨’是對既成事實的延續,是用‘保台’的名義在‘促獨’,很難反對,‘硬性台獨’則是打破現狀,不留模糊空間。‘柔性台獨’在國際上容易找到朋友,‘硬性台獨’則容易遭到聯手打壓”。

  熊玠、張麟徵教授與梁文傑先生雖然政治立場迥然不同,但是他們都客觀與清楚地看到了問題的癥結,他們看到了兩岸認同的撕裂已經逐漸發展成一條讓兩岸最終走向分離的鴻溝;這個鴻溝並沒因為兩岸物質性交流的密切,或馬英九的執政而有縮減的趨勢,反而是逐漸擴大。兩岸目前的執政當局如果不能在方略上做些調整,“時間”這個因素不見得有利於中國大陸所期盼的“和平統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