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
京澳逾百學者官員評說澳門回歸十年 | |
http://www.CRNTT.com 2009-11-22 00:22:09 |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魏萼教授認為,發展旅遊業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與整合文化資源,發揮地域文化優勢。澳門、珠海、中山等三角地帶構成香山文化的重心,香山文化經濟圈與香江文化經濟圈等共同形成泛珠江三角洲文化的重鎮,也是嶺南、南越文化的核心地帶。文化與宗教是經濟發展的另一只“看不見的手”。因此,澳門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回歸中國文化的懷抱將是其長遠發展的有力保障,同時也是中華文化復興的必要條件。 北京大學教授謝龍認為,要理解廣義的文化觀,從人本主義觀念出發,來思考和總結澳門十年發展之成功經驗,更深入地發掘並弘揚中西文化融通所形成的澳門獨特的寬容的文化傳統。多元融通中的“寬容” 萌動於四百多年的中西融通,是多元融通中的各自獨立並存、促進了文化的現代轉型、滲透於和諧社會的人文觀念。對“寬容”的廣義理解,絕非將倫理道德意義上的“寬容”泛化,絕不能用倫理道德意義上的“寬容”取代經濟和政治意義上的“寬容”,特別是不能取代經濟和政治制度、體制和法制意義上的“寬容”。否則,恰恰與以人為本觀念相逆,使“一國兩制”與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實踐失去人文根基,更會使作為人文觀念的“寬容”失去現代社會經濟與民主政治制度、體制或法制的保障。總之,對“寬容”的廣義理解,這是澳門在“一國兩制”實踐的基礎上,更自覺地走向繁榮穩定與和諧發展的關鍵。 台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楊開煌教授認為,從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澳門在回歸前後,一直扮演著兩岸關係的副中介地區的角色,在兩岸溝通、對話之中,不自覺也扮演和承擔了甚至比香港更加獨特的角色,也發揮了香港所未能發揮的功能。當前澳門面對兩岸直航、台灣爭建賭場等挑戰,但台、澳仍有多方面新的合作的可能。同時在複雜而不穩定的兩岸關係之下,澳門仍是兩岸之間進行非公開性政治交流、協商的理想場所,完全可以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發揮特殊作用。台灣朝野的政治人物或政黨尤其不應忽視澳門在兩岸關係中的獨特作用。 (作者是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兼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