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戰略互信 不能一蹴而就

http://www.CRNTT.com   2009-12-05 08:11:53  


中美戰略互信決不是通過幾次訪問,或簽幾個協議,就能一蹴而就地建立起來的。
  中評社北京12月5日訊(評論員 余永勝)奧巴馬訪華後中美關係的走向,可謂見仁見智,但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雙方的戰略互信仍嚴重缺失,二是戰略互信的改善空間有很多局限。在此情況下,目前雙方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特定的空間內,將戰略互信提高到區域的上限。 

  中美戰略互信的缺失是顯而易見的。《中美聯合聲明》之所以高度強調戰略互信,就是因為這方面嚴重缺失。這一點,可以證明的例子太多了。9月16日,美國公布《國家情報戰略報告》,把中國列為最主要的利益挑戰國之一;隨後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表示,支持研發B—3遠程轟炸機,以應對“中國這樣的挑戰者”;11月20日,奧巴馬前腳剛走,美國國會就發表報告,稱中國正在積極偷取美國機密,以增強軍事和經濟實力,又稱中國還對美國電腦網絡構成日益嚴重的威脅。 

  有人可能會說,奧巴馬政府上台後說了很多為中美關係造勢的話,似乎與國會、軍方和情報機構有明顯差異。這有兩點需要說明,一是美國外交政策是各種利益集團合力作用的結果,不是行政分支能完全左右的;二是作為國家的“法人代表”,美國政府的涉外言論有很濃的外交策略成分,反倒是國會和情報部門常口無遮攔說出“真心話”。 

  既然雙方的戰略互信嚴重缺失,接著就要考慮戰略互信的提升問題。這就要從導致雙方互信缺失的原因說起,可從中美兩方面分析。從美國方面講,其對中國有很深的“制度疑慮”,擔心中國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有走向威脅美國的可能;從中國方面來看,其對美國長期干涉中國內政,一直耿耿於懷。這方面,台灣問題居核心位置,其它如人權、西藏等,中國政府也都深為不滿。 

現在的問題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兩方面的問題都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改變:中國不可能放棄社會主義制度,美國的“制度疑慮”也就不會消失;美國有《與台灣關係法》在案頭,干涉台海事務的企圖也就不會放棄。至於人權、西藏等問題,山姆大叔的“傳教士情結”深植於宗教、文化、制度之中,能有所收斂就不錯了。 

  所以,至少從宏觀層面講,中美戰略互信的改善空間並不寬闊。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特定的範圍內,將雙方戰略互信提高到區域上限。 

  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既然在導致戰略互信缺失的原因中,“制度疑慮”居基礎地位,那雙方無疑應在此問題上更新觀念。對於美國來說,除了不應執著於推廣其制度與價值觀外,還應看到,中國的政治文明一直處於不斷的進步中。美國應用動態的眼光,充分看到中國的發展變化,而不能一味地苛責求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