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兩岸深層矛盾突顯 誠意不至互信難立

http://www.CRNTT.com   2010-02-21 00:32:03  


台灣特殊的歷史際遇,令民衆對大陸充滿複雜的心態。
  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楊立憲在《中國評論》月刊二月號發表專文《兩岸如何“增進互信、務實合作”之探討》。作者認為:“隨著兩岸關係深入發展,兩岸前期採取的一些開放措施的正面轟動效果逐漸遞減,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問題逐漸突顯,表明單靠經濟利益讓渡和單純文化交流是不夠的,必須在深化兩岸各項交流交往的同時,正視研究解決最敏感最複雜的政治軍事等難題,否則,誠意不至,互信難立,兩岸關係難以持續良性互動。”楊立憲強調:“兩岸均應將形塑與擴張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作為現階段的一項重要任務。”文章內容如下:
  
  兩岸關係的隱憂與實事求是、解放思想

  “增進互信、務實合作”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要前提條件,二者具有辯證關係:唯有互信才可能務實合作,反之亦然,惟有務實合作,才可能不斷增進互信。一年多來,兩岸當局和民眾共同努力,展現了增進互信與務實合作的精神,從而推動兩岸關係取得了60年來僅見的大突破大緩和大發展,改變了台海地區長期緊張對峙的局面,為亞太地區和平發展共榮帶來希望。

  但毋需諱言,大好形勢之下仍存在著隱憂。表現在:兩岸之間仍未正式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定,仍在“九二共識”如何表述和兩岸關係定位上存在歧見,仍在軍事、外交領域和台灣國際活動空間等問題上存在齟齬摩擦;兩岸交往主要通過國共、半官方的兩會以及諸多民間機構平台進行,缺乏最高領導人、公權力和高級民意代表之間的直接接觸溝通;以民進黨為代表的綠色陣營強烈反對國民黨的大陸政策,國民黨的執政優勢並不穩固;一些國際勢力惟恐兩岸關係發展過快傷害其地區戰略與自身利益,以各種方式進行牽制;等等。在上述背景下,兩岸如何進一步“增進互信、務實合作”,促進並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確事關重大,需要進行嚴肅認真的思考探討,以便凝聚共識,推動實踐。

  筆者認為,在探討相關問題之前,首先必須確定“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原則。因為實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就是從客觀實際出發探索事務自身發展的規律,“解放思想”就是要突破自身思想、認識與實踐的局限性,摒棄教條主義和先驗主義,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勇於開拓,這二條是做對事、走對路必須遵循的原則。鄧小平曾說: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就不能前進,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兩岸關係也一樣,不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就不能“增進互信、務實合作”。

  顯而易見,目前兩岸的政治互信並不牢固,合作也未達到融洽和諧的程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尚處於低級階段;就實際情況看,要“增進互信、務實合作”,必須共同做出努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