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艋舺》:“史上最文藝”黑幫片

http://www.CRNTT.com   2010-03-26 11:40:13  


 
  原本預定2005年8月開拍,結果開拍前夕周傑倫突然退出。周傑倫當時既是電影最大的噱頭與明星,也是主要的投資者,在當時台灣電影的低迷環境下,他的退出就意味著整部戲只能喊停。“在當時對我是很大的打擊,但現在回想卻充滿了感激。”鈕承澤說,“從2005年8月到2009年8月《艋舺》正式開拍這四年之間,我和共同編劇曾莉婷不斷討論、修改、翻臉,歷經了一段很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以至於現在呈現給觀眾的《艋舺》,大大豐富於四年前的設想。

  “黑幫”與“青春”齊頭並進

  讓這場等待變得值得的重要原因,還是2008年《海角七號》用七千萬台幣投資創造的超5億票房奇跡。《海角七號》給整個台灣電影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某種程度上也證明了這個市場的容量可以有多大。

  於是當2008年底金馬獎頒獎晚會的現場,好朋友李烈對鈕承澤說出“《艋舺》是時候去做了”這句話,他們都開始敢於去做一個“大片”的夢。而在那之前,由於台灣本土製作很少能賣過2000萬票房,反過來也惡性循環般決定,電影人的邏輯只能將投資預算盡量往低想。

  《艋舺》加上宣傳費用最後的成本是七八千萬,這恰恰與《海角七號》相似。但鈕承澤與李烈選擇了最當紅的“卡士”:阮經天與趙又廷。兩個人都是偶像劇明星出身,對於年輕觀眾、尤其是年輕女觀眾的票房吸引力可想而知。但票房要想上億,還必須“老少通吃”。就像制片人李烈的話:“你想要什麼票房,你的俊男就要有各種不同類型,老中青都要有,愛什麼口味可以選擇。”於是《海角七號》裡那位搶眼的“主席”馬如龍也被力邀加盟,他對台灣中南部觀眾有很強的吸引力,在票房上絕對有“他的比例”。

  黑幫與青春成長,原本就是影史上長盛不衰的類型,鈕承澤將兩者雜糅在一起,變成雙倍殺傷力的武器。電影一開始是趙又廷扮演的轉校生“蚊子”被同學搶走了一只雞腿,因為一只雞腿輾轉踏入黑道,與仗義幫助過他的朋友“和尚”、志龍等結拜兄弟,組成“太子幫”。後半段則是在艋舺黑幫複雜的權力爭鬥中,鋪陳“太子幫”五兄弟逐步的成長、背叛、決裂。其中又夾雜幾條複雜的情感線索:“蚊子”與寶鬥妓女小凝之間青澀的愛情、“和尚”與志龍不確定的“同志”情誼、單親家庭成長的“蚊子”對“廟口”老大類似父子情的想象和依戀……

  曾志偉最初看劇本時曾說,這個故事讓他想起當年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的確,《艋舺》對於黑道中人性的挖掘、兄弟情脆弱的探討,並沒有脫出《英雄本色》的窠臼。但是它卻呈現出一種與以往所有黑道電影非常不同的“文藝”氣質,有人甚至評價說,鈕承澤拍出了史上最文藝的兄弟片。

  “我們一起走進大人的世界,並且一去不複歸”、“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就要往哪個方向倒。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是風。可是最後遍體鱗傷,我才知道我們原來都只是草”、“槍,是下等人用的武器”……這些從廟口混混或黑幫老大口裡說出的台詞,煽情並帶有某種說教意味,隨著電影的暴紅,迅速成為流行語。但也不乏批評,“有人說對白太矯情了。”鈕承澤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我在想,要是那個批評我的人認識我,就知道跟我平時說話相比,那些對白已經相對平實多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