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通脹管理措施需更具戰略眼光

http://www.CRNTT.com   2010-04-24 09:05:06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訊/何時加息是當前國內財經界關注的焦點話題。《中國證券報》發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文章認為,通脹管理還需採用比加息更重要的戰略性措施。

  加息不能解決供給型通脹

  文章稱,由信貸超投放造成貨幣過量供給和市場流動性過剩,是形成CPI迅速上行的原因之一。在確認中國經濟已真正走出低穀、走向復甦以後,決策層從去年四季度就開始逐步對貨幣政策實施“動態微調”,主要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央行票據等數量型手段,以加強流動性管理。實踐表明,這些手段的運用還是比較及時和合理的,也是有效的。但是,目前這輪通脹壓力的形成,並不完全是需求方面的原因,更多的還是供給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當前的CPI上升,主要是結構型通脹加輸入型通脹引致。結構型通脹和輸入型通脹都屬於供給型通脹範疇。其中,結構型通脹是由於某一領域的價格上漲而引起總體物價水平抬升。

  文章分析,目前中國所發生的CPI上升其實也就是結構性上升,即主要是由糧價上漲而拉動了其他消費品價格的上漲。將來,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耕地的不斷減少,糧價上漲將是長期趨勢,無法改變。而加息既不可能抑制中國的人口增長,也不可能增加耕地供給,所以,用加息治理結構型通脹行不通。而輸入型通脹是由於進口價格上漲引起使用進口原料的國內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相應減少了利潤,而企業為了保持合理利潤水平,採用提價的辦法向市場釋放成本上漲壓力,由此引起物價上漲。加息就是想在進口價格上漲之後,通過壓低國內需求讓國內價格漲不上來。然而,當進口價格上漲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的時候,如果不讓企業通過提價向市場轉移成本上漲負擔,其結果只能是減少企業利潤,這樣,企業的生產積極性無疑會遭受打擊。到目前為止,中國民間投資這種內生性的增長動力仍很不穩固,如果在這個時候實施加息政策,其結果必然是通脹沒有被抑制住,而以前的經濟增長勢頭反被壓下去了,從而不利於今年中國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