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讓國共平台發揮更大作用 彌補胡馬未能晤

http://www.CRNTT.com   2010-06-11 08:42:32  


 
  同樣,海峽兩會的協商,也不能取代“國共平台”。比如,近月來大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一把手”--黨委書記及“二把手”--省(區、市)長絡繹於途地訪問台灣,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彩,收效越來越豐富實在,就是透過國民黨邀請的,而海基會根本不可能發揮此一功能作用。 

  但也不無遺憾之處,那就是在馬英九於去年十月十七日兼任國民黨主席之後,因他的“總統”身份,而無法進行登陸訪問,也就無法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晤,從而令到“胡連會”搭建起來的國共兩黨高層會晤的制度,就此被束之高閣。由於國共兩黨領導人沒有了直接對話的機會,這就使得兩岸的許多機遇難以被創造出來,並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所失色。 

  為彌補這一“損失”,就有必要加強“國共論壇”的功能,以求“堤內損失堤外補”。比如,透過進一步擴大“國共論壇”的參加範圍,邀請更多的民進黨人以至是台聯黨人以個人名義出席,以促進他們的轉化,擴大“國共論壇”的效果。與此同時,也可思考其中每隔一屆的“國共論壇”,就像“陳江會”那樣在台灣地區舉行。實際上,本來在一九九六年四月舉行第一屆“國共論壇”後,是計劃在台灣舉行第二屆“國共論壇”的,國民黨也已按照法定程序進行申請。但由於當時仍是民進黨執政,當時的台灣當局“決定不予許可”。而現在,既然台灣地區是由國民黨執政,也就不會再有“決定不予許可”的政治和行政環境,因而“國共論壇”也就可以像“陳江會”那樣,在台灣地區舉辦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