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沈洪溥:中國通貨膨脹該怪美國?

http://www.CRNTT.com   2010-11-19 11:40:57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訊/經濟學博士沈洪溥今撰文“國內通貨膨脹不宜歸罪美國量化寬鬆”,筆者認為,中國今天的通脹現象應更多是由內部成本因素引發,與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並不具有足夠強的關聯性。其分析如下:

  儘管尚有部分牙尖嘴利的專家抵死不承認我國確實正在發生通貨膨脹,而是堅稱現在的情勢在書本上叫作“物價上漲”,搞得一眾升鬥小民囊中羞澀、張口結舌之餘,還要自責理論修為不高。與有關“正名”的爭論同步,論及“物價上漲”或“通貨膨脹”的原因卻又呈眾說紛紜之勢,這果然印證了“一百個專家有一百零一種解釋”的說法。儘管現代貨幣學派早就指出“通脹是一種貨幣現象”,但卻因只是一家之言而未被充分采信。由於少有人指出貨幣超發在推動資產泡沫、物價上漲中所應承擔的責任,於是,充任國際問題專家談談國際因素,就成為比較安全且頗為時髦的可選項。不少人相信,美國啟動的量化寬鬆政策該為中國的通貨膨脹負責。

  筆者卻認為,如今,對我們已經通脹了有些日子這個命題,無須進一步爭論。這當是確切無疑的通貨膨脹。同時,我國今天的通脹現象應更多是由內部成本因素引發,與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並不具有足夠強的關聯性。

  第一,美國推動擴張其資產負債表的舉措是在2008年9月,也就是在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時點。當時的情況是,除了美聯儲已經無人願意買進市場上的證券,非如此不能“重啟”美國金融體系,聯儲因此承擔了私人部門所不願承擔的一部分金融中介職能。而我國的最近一輪物價指數觸底起點是在2009年9月左右,兩者之間缺乏直接的對應關係。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