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維基解密與美國政府的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10-12-12 09:27:35  


三聯生活周刊封面
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
德國《明鏡》周刊報道“維基解密事件”
11月29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表示,美國對維基解密公布美國政府秘密文件深感遺憾,她將努力消除盟友的疑慮。
  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訊/維基解密解了什麼密?它不過是一個危險的國際玩笑?《三聯生活周刊》日前登載長篇文章 “維基解密與美國政府的戰爭:美國輿論敵視阿桑奇”,試圖為讀者揭示維基解密之全部“秘密”:

維基解密解了什麼密?

一個危險的國際玩笑  

◎苗煒

  在電影《綠區》中,馬特.達蒙扮演了一個美國軍人,在伊拉克不斷尋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最終卻發現,這個戰爭借口是個騙局,他把搜集到的情報轉交給了一位記者。現實生活中,一等兵布拉德利.曼寧(Bradley Manning)將服役期間獲取的數十萬份外交文件下載到光盤中,交給了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創建的維基解密網站。

  維基解密網站4年前上線,曾經披露過美軍關塔那摩監獄的運作規程、莎拉.佩林私人郵件、基督科學教派的秘密手册等內容。面對要求删除的法律威脅,阿桑奇通常的回答是“見鬼去吧”,他表示,維基解密不會屈服於基督科學教派濫用法律手段的要求,也不會向瑞士銀行、俄羅斯海外幹細胞交易中心、非洲強盜政客或五角大樓屈服。他所追求的是“絕對的透明”。《連線》雜誌前任主編凱文.凱利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秘密就像癌症,任何一個靠秘密運轉的組織,自以為需要秘密,其實是在內部啃食自己。新聞媒體是一種反作用力,但不夠強大,它們在國家法律的界限之內。維基解密是處在國家之外的媒體,所以強大。

  維基解密沒有辦公地點,其網站構架基本由志願者完成,阿桑奇本人的行跡飄忽不定,他曾對《紐約客》記者說:“我目前生活在機場。”因強姦罪名被通緝之後,阿桑奇並沒有完全消失,他在倫敦接受《福布斯》雜誌的採訪時說:“我坐在一個機密的礦藏上面。”他的網站已經公布了有關阿富汗戰爭的7.6萬份秘密文件、有關伊拉克戰爭的39.2萬份文件、美國外交部的25萬份文件,他的下一個目標是一家美國銀行。“相關的文件中你們會看到赤裸裸的、缺少職業道德的種種違規行為,你完全可以稱之為腐敗的溫床——在銀行內部,所有人都對種種缺乏職業道德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管理者們並不在乎如何進行有效的監管,他們只關心如何滿足個人私欲和利益。”他說。

  《時代》周刊的編輯用Skype完成了對阿桑奇的採訪,其中一個問題是:“你是否認為,這個世界上就不該有什麼事情是保密的?”阿桑奇回答:“我這些機密文件的來源應該保密。”不管你喜歡他,還是厭惡他,阿桑奇和維基解密網站是所謂“信息自由時代”的一個先知,他用前所未有的技術手段洩露這個世界的機密,讓你體驗到一種不由自主的透明化。

  今年7月,維基解密對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的文件披露,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機密洩露。11月28日,維基解密開始發布數以萬計的美國外交文件,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外交機密洩露。英國《衛報》、《泰晤士報》隨即展開連續報道。維基解密選擇了《衛報》、《紐約時報》、德國《明鏡》周刊、法國《世界報》等重要媒體作為合作夥伴,他們需要新聞機構擁有的人力和經驗,從25.1287萬份發自美國駐世界各地領事館的電訊中尋找出線索、背景和故事。這些文件級別大多在“機密”(Confidential)以上,但有上百萬的美國政府工作人員能從內部互聯網(SIPRNet)上查閱這些文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