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夏斌:力推金融改革開放

http://www.CRNTT.com   2011-03-17 08:57:35  


  中評社北京3月17日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把保持物價穩定列為2011年宏觀政策的首要任務,表明通脹是今年的主要風險。

  《財經》雜誌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夏斌文章表示,金融業的進一步改革與開放,是實現“十二五”目標的重要保證,也是應對當前宏觀調控難題和外部壓力的唯一出路。

  今年的通脹成因較為複雜,既有國內外貨幣的因素,也有歷史上價格扭曲的恢復、改革的成本、自然氣候等因素的衝擊。央行已借助數量工具,甚至行政手段調控貨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效果有所減弱,不得不擴大數量調控的範圍和嚴格程度。而利率等價格工具受國內外金融市場制約,空間有限。

  但通脹畢竟只是經濟運行的外在表現,根本在於理順經濟運行。這需要借助貨幣政策等宏觀金融政策,但又不能完全局限於此,應推動包括利率市場化、直接融資市場等金融改革在內的各項改革。

  雖然中國通脹預期強烈,但國際社會對人民幣仍存在升值壓力。這種狀況與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有關,一旦形勢發生變化,情況可能會出現逆轉。防範風險的根本之路,在提高中國金融市場的靈活性,金融系統保持有限的全球化。

  金融改革開放要以經濟為本

  文章稱,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加快金融改革與開放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但如果處理不好,同樣會給國內經濟穩定帶來衝擊。

  把握金融發展的首要原則,不能為自身的開放而開放,也不能為自身的改革而改革。即在具體工作中,不宜脫離經濟發展需求,對金融改革開放設定獨立的具體目標。

  在國際上,發展金融業,確實既可以主要為實體經濟服務,也可以相對獨立發展,並構成GDP增長的重要來源。

  但是,對於持續高增長的發展中大國——中國而言,實體經濟仍是決定中國經濟長遠發展的基礎。因此,必須始終堅持金融業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發展原則。
即使在強調當前中國金融總體發展不足或“滯後”的階段,也應盡力避免單純為了追趕世界其他金融中心城市,或世界上“現代金融”中最新金融產品和技術,不顧實體經濟的需求,進行簡單的模仿與照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